苗圩表示,進一步落實淘汰落後產能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繼續加強工業節能減排工作,抓緊完善出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辦法等政策法規;堅決抑製電解鋁、平板玻璃、煤製甲醇等行業產能過剩,嚴格控製高耗能、高汙染以及產能過剩行業的過快發展。
——中證網
祝寶良:目前是“調結構”最佳時機
“今年我國GDP增速應該在9%以上,就業壓力不大,下半年物價漲幅可能會回落一些。”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從宏觀經濟環境上看,當前是一個很好地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機會。
具體而言,“調結構”可以分為7個領域,即需求結構、產業結構、要素投入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收入分配結構以及企業結構。這些結構之間是相互聯係的,目前最關鍵的是需求結構的調整,把過快的投資增速壓下來,同時把消費需求拉上去,不過多地依靠外需。
祝寶良強調,下半年應當在加快“三農”發展、資源產品價格改革以及收入分配調整等方麵繼續發力。
——中國證券報
夏斌:緊貨幣 鬆財政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近日撰文指出,今後一個時期,適度偏緊或者穩健的貨幣政策,既有利於周期性矛盾的解決,也有利於經濟結構的調整。同時,財政政策應該采取更加“積極” 的態度,並且加快財政自身支出結構的改革。
夏斌表示,觀察經濟是否“硬著陸”,關鍵看當采取宏觀緊縮政策後經濟增速放緩是否直接影響社會穩定,以及是否直接影響了整個金融體係的穩定。隻要整個金融體係是基本穩定的(個別小金融機構經營困難是自然的市場現象)、社會是基本穩定的,就不必擔心“硬著陸”。
——中國證券報
巴曙鬆:政策難以放鬆 傾向價格工具
“從宏觀層麵來看總體流動性仍然充足,主要是結構性問題,微觀上沒有進入實體經濟渠道,局部出現流動性偏緊,因此政策短期內不會像市場預期的那樣放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日前表示,從近期情況看,經濟政策不會很快放鬆。因為在決策的慣性中,物價所占的權重一直相當大,按以前的決策慣性要CPI穩定回落3、4個月後才會認為宏觀調控在物價方麵取得確定性的成效。
對於未來的調控方式,巴曙鬆判斷,貨幣政策傾向於動用價格工具。他表示,現在貨幣政策的回旋餘地減少,實際上收緊資金後市場利率已經上升,加息往往隻能算是追認的問題。現在看來,下一步要進行結構調整,在政策工具偏好上不得不平衡動用價格工具和數量工具。
——經濟參考報
張曙光:通脹形勢不樂觀全年CPI或破5
近日,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在2011年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報告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半年中國通脹形勢仍很嚴峻,全年CPI同比增速存在破5的可能性。
張曙光認為,目前市場對於下半年CPI將大幅回落的預期過於樂觀,而這種樂觀相當程度上包含了人們希望CPI回落的主觀願望。 張曙光分析,雖然下半年翹尾因素消失,但是能夠反映價格走勢的環比價格仍在上漲,而且仍處於高位的PPI也意味著製造業的成本會向下遊傳遞,新漲價因素將對下半年通脹走勢產生較大影響。
——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