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求解困的方法與途徑
在未來物價上漲壓力依然存在的情況下,如何理性安排消費,降低生活成本,增強社會保障體係及現代化服務功能,增加財產性收入,已經成了內蒙古各級政府與廣大老百姓無法回避的問題。既然物價上漲的壓力短期內無法減輕,如何讓CPI的增長對自己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這才是百姓最關心且最重要的事情。目前來看,物價上漲,已經對我區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帶來較大影響,當務之急,建議各地要盡快采取調控措施,將蔬菜、肉蛋等食品價格恢複到合理的價位。從長遠看,自治區有關部門要建立物價上漲與困難群眾補貼的聯動機製,當物價指數高於一定範圍時,要及時給低收入群體發放各種補貼,確保其生活水準不降低。另外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應對,不妨開拓一些切實可行的應對漲價新途徑:
(一)團購化解
當前電子信息非常方便發達,小區居民可以在QQ群裏,不時向大夥發布團購的信息,包括大米、食用油、時令蔬菜等都能夠成為團購對象。現在不少生活用品都在漲價,尤其是大節日前一段時間漲幅較明顯,因此選擇團購已經成為化解物價上漲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更科學規劃支出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庭消費是完全可以規劃的,通過消費計劃來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比如可以製定每月用於生活支出的上限,將一定比例的工資收入當作生活支出,同時減少每月購物的次數和數量,按照實際需要購物等。
(三)合理選擇正確投資項目
作為普通消費者來說,一定要做好長期打算,除了要勤儉節約、合理調整家庭消費支出外,更重要的是還要形成投資理財習慣,比如購買實物黃金或者投資型金條或者選擇間接掛鉤物價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等,用這些“額外收入”來減輕目前的物價壓力。
(四)繼續提高商業銀行的準備金率,配合加息
(五)將人民幣適當升值與減稅相結合,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減輕百姓稅負
(六)進一步加快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社會保障體係的改革
消費者認為,物價的漲跌幅度不僅要符合市場供需變化,同時也希望能和老百姓實際購買力結合在一起,不然過分脫離實際的物價上漲將得不到市場認可,最終可能造成“雙輸”的結果。另外在對上漲的物價積極調控的同時,還應對終端市場的定價機製進行監管,防止一些商家借機抬高價格,遇漲則漲,遇降則按兵不動。
(作者單位:國家統計局內蒙古調查總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