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麵文章
作者:韓文科
一、“十二五”規劃國家能源發展重點
“十二五”能源發展專項規劃,包括節能減排的規劃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麵:第一就是控製能源總量,抑製能源需求過快增長;第二是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調整能源結構;第三是積極推進改革,實現和諧和可持續能源發展;第四是全麵加強國際合作,保障能源供應。
第一,控製能源消費總量。我國溫室氣體排放和能源消費都是世界最大的國家。這個最大有3個特點:總量大、份額大、而且在繼續增長中。同時,我們也是進口大國。第二個背景是,金磚五國中,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也比其他4個國家,主要是其他3個國家份額大很多。金磚國家中的印度、巴西都是快速發展中的大國。我們的能源消費總量已經占到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19%點多,在發展中大國裏占的比例遙遙領先。這樣,在整個國際能源市場和整個國際能源發展中,如果我們不控製能源需求總量,就會帶來更多的碰撞,我們的“走出去”、保障資源供應,等等,都沒辦法實現。同時,溫室氣體的排放,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不控製的話,有可能在現在的基礎上總量超過100億噸,我們也就成了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家。所以,控製能源消費總量變成了“十二五”期間能源發展的一個主線。
關於控製能源消費總量,國家有關部門正在落實細化方案。根據以往的經驗和我們的研究,實際上控製能源消費總量,第一是要控製高耗能產業的過快增長。高耗能產業按照我們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建設全麵小康社會,2035年左右基本實現工業化,或者工業化率達到一定比率,處於後工業化階段。從這個發展的目標來講,高耗能產業還是要進一步增長,而且總量要保持在一定的數量之內。但是,今後要嚴格控製高耗能產業的增長速度,同時對它的總體規模進行控製。第二要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節能減排主要是提高能源效率,減低單位GDP的能耗。比如說工業部門、建築、交通,等等,要降低單位能耗,提高能源效率。第三要加強管理。要控製高耗能產品的出口,加強對耗能產業的管理,對用能單位的管理、對生活方式等的管理。現在,控製能源總量有幾種方案:一是按照“十一五”節能減排的辦法,把能源消費總量分配到各個省,試行總量控製。但這有點難辦,同時也涉及到標準問題,即按照氣候標準、GDP標準、發展權等標準的確定問題。第二是基本依托市場機製,采取宏觀綜合調控措施。比如用控製總能耗、控製高耗能工業等間接手段來控製能源消費總量。當然最終的辦法還沒出來,我們現在正在積極跟蹤研究。我的看法是這幾個方麵都要結合起來。所以,控製能源消費總量就帶來了幾個問題:第一就是我們要對高耗能產業的發展前景要有一個清醒、客觀的認識,如果不限製發展,就會越來越被動;第二就是要抓緊真正地把節能減排落到實處,使節能減排真正取得實效,而不是像“十一五”末采取短時間的拉閘限電。
第二,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調整能源結構。控製能源消費總量,實際上就是要控製化石能源的消費總量。這也是從氣候變化,從我國國家能源消費總量的態勢來看的。國家能源局提出,要控製煤炭的使用量、生產量。因為煤炭年產量已經33億噸了,再增長就可能達到將近40億噸,這就達到了全國環境容量的上限。要控製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時又要發展。根據各種預測,在今後10-20年,我國的能源消費還是要增長的。所以,今後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實現能源發展的轉變。這種轉變在什麼地方,一是要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高碳能源盡可能的低碳化應用。但是這種低碳化應用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煤炭變成氣或者油,仍是要進行大量排放的,這種轉變是不容易的。二是要從現在開始,使能源供應中間增量部分更多地依賴清潔能源,特別是非化石能源。這要作為一個長遠的奮鬥目標。發達國家已經走過了這條道路。從整個歐洲來講,歐洲現在每年新增的電力需求都是靠天然氣發電、風電、太陽能發電來滿足的,幾乎已經不增加煤電了。大家最近也都看到,像德國,它把核電要逐步地關閉了,就是要去核化。核電關閉了以後,就需要可再生能源來承擔。日本經過這次大地震以後,也在進行這方麵的工作,這也有難度,不是短時間就能辦到的,但也反映出一種民意和動向。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使我們的增量更多地依靠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來滿足,這也是“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點。 “十一五”末,國家領導對可再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都發表了很多重要的指示,同時,十七大報告裏也寫明,十八大肯定也要把這些內容進一步地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