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麵發展消費性服務業
以提高服務科技含量、規範服務標準和提升服務質量為目標,全麵發展消費性服務業,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消費擴大和消費升級的需求。依托草原、沙漠、森林、溫泉、湖泊、地質遺址和民族文化等特色旅遊資源,培育一批高品位精品旅遊景區,大力拓展旅遊新興業態,組建一批有市場競爭優勢的旅遊企業集團。推行住宿餐飲服務標準化、規範化管理,促進連鎖化、網絡化、集團化發展。加快完善市場機製和政府保障機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支持房地產開發和建築骨幹企業做大做強,培育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和知名品牌。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與調控,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加快社區及家庭服務業發展。支持便民利民社區服務設施和各類網點建設,建立完善社區服務網絡平台。重點發展家政服務、養老托幼、社區照料、病患陪護等基本服務,鼓勵發展家庭教育、心理谘詢、母嬰護理等特色服務。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係,促進文化產品和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培育一批旅遊文化知名品牌產品,積極發展新興文化業態,加快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
(三)積極發展農村牧區服務業
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合作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構建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村牧區社會化服務體係。重點推進四個體係建設:一是加快農村金融服務體係建設。完善農村牧區金融服務網絡,建立健全農村牧區信用擔保體係。以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為主體,建立以政策性農業投資公司、專業化農業擔保公司和農業發展基金為主要形式的投融資新機製。二是加快農業科技服務體係建設。引進和培養人才,加強平台建設,積極發展多元化、社會化農技推廣服務機構。三是加快農村物流服務體係建設。加快供銷社、商貿、郵政、農資生產等企業向農村延伸經營服務,支持農牧產品生產基地與大型龍頭企業、大型連鎖超市等對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雙百市場”和“農超對接”等係列惠農工程。四是加快農牧業信息服務體係建設。進一步推進“金農工程”加快全區農牧業綜合管理和信息服務係統建設。建設電腦、電話、電視的農牧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發展便農利民服務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四、加快內蒙古服務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推動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擴大服務業整體規模
編製和實施重點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目標任務,明晰產業發展導向,細化產業政策,完善保障措施,指導和促進服務業重點產業加快發展。充分發揮服務業重點產業和重點工作協調機製的作用,加大重點產業發展推進力度。
(二)增加投入,加強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
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同時,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為服務業加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一是政府通過規範稅費、改善服務、強化管理等多種形式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流向服務業;二是金融部門應積極配合政府,向符合貸款條件的服務行業的生產、建設項目發放貸款;三是要理清工作思路,振奮精神,自加壓力,全力以赴做好服務業招商引資工作;四是規範製度,明示條件,鼓勵條件具備的服務業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通過股票上市、債券發行、資產重組、股權置換等方式籌措發展資金。
(三)推進重點區域服務業發展,增強區域發展的帶動作用
依托交通樞紐、中心城市和重要貨物集散地,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發展特色旅遊,構建完善的服務業體係,提升服務功能。突出發展與生產密切關聯的新興服務業,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服務外包、信息服務、科技服務以及生活服務業,推動產業鏈由以生產加工製造功能為主導,向以創新與服務功能為主導轉變。推動自治區首府服務業發展,依托特殊的區位優勢,發揮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高的優勢,大力發展現代和高端服務業,推動服務業升級換代,提高輻射帶動能力,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打造全國性的服務經濟中心城市。推進旅遊開發一體化,培育區域性服務業發展中心。
(四)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培育服務業新的增長點
一是要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改革原有服務業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企業管理的規範化、現代化水平,提高傳統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和技術含量,發展壯大傳統產業。二是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通過商務營運中心、信息技術服務、現代物流、中介服務、金融服務等平台打造,大力發展濟寧生產性服務業,為快速發展的製造業大力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使高端服務業與高端製造業協同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三是要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服務業中的一些新興產業,如網絡服務業、動漫產業、服務外包產業等,他們本身就是高科技發展的產物,應積極推進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形成服務業新的增長點。
(五)大力培植規模企業,提升行業發展質態
充分發揮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使用效益,在旅遊休閑、市場商貿、物流、住宿餐飲、房地產業中遴選行業排頭兵企業,示範帶動行業發展;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服務品牌,對本土服務業企業實行高位嫁接,帶動全市服務業經營理念、管理機製、組織形式和服務產品創新。
(六)統籌發展,加快城鎮化、非農化進程
城鎮化水平決定服務業發展需求,服務業發展帶動城鎮化水平提高。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城鄉服務業協調發展。一是圍繞“三農”服務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切入點,加強農民培訓服務、農資供應服務、農村金融服務、經濟管理谘詢服務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項目。二是充分利用生產、生活資料消費的需求剛性和國家實施的加快農村物流體係建設,提升傳統商貿圈功能和區(市)鄉(鎮)連鎖店、農家店的延伸發展,促進以內需為主的城鄉商貿流通業發展。完善健全科技、信息、中介、裝飾裝修、醫療保健等社區基層便民服務網絡建設,促進城鄉服務業全麵快速發展。三是進一步加大區(市)鄉(鎮)商業、旅遊、文化娛樂等服務設施的改造升級,形成和完善農村服務業的支撐體係和新的增長點。
(七)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需求
居民收入增長率近年來低於經濟增長率,居民收入水平偏低,難以支持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因此,應該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大幅度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拓寬居民消費領域,加強消費引導,將消費需求作為經濟增長的最主要的支撐點來培育,以帶動經濟的持續增長。
(八)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加快服務業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步伐
加快體製機製創新,不斷創新服務業發展模式,盡快建立起核心競爭力突出、特色優勢明顯、發展方式先進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體係。在全區率先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增強區域經濟發展帶動力。選擇部分城區和園區開展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在推進服務業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上先行先試,大膽探索,激發發展活力,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拓寬服務業發展空間。
(作者單位:1.內蒙古統計局;2.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