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易人知的研究生秘籍【3】(1 / 2)

在圖書館閱覽室的前方有個特別舒適的大陽台,這裏是休閑區,地板是柔柔的橘黃色地磚鋪成的,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印象,陽台前麵種著一些綠色的花草,不是很高,不足以阻擋在陽台上眺望遠方一層一層的秀麗青山,站在欄杆邊,或者坐在椅子上,吹著風,仿佛到了海邊一樣,十分愜意。

閔毅哲和易民安兩人來到陽台這裏,先是走到欄杆邊眺望一下遠景,舒展心胸,真是心曠神怡,然後各自拉把藤椅,圍著小玻璃圓桌坐了下來。

師兄閔毅哲開始問,“民安,研究生都過了一段時間,感覺怎麼樣?”

“還好吧。”易民安隨口應了一句。

“嗯,什麼叫還好?”閔毅哲微笑著問。

“感覺還能適應,現在專業方麵的書讀了不少,收集的材料也有一些,到時寫一下論文,請師兄多多指導。”易民安概括的說了一下。

閔毅哲感覺這師弟不錯,學習方麵很投入,也很認真,算是同道中人,更重要的是這人比較謙虛,說話都比較和氣,不禁對易民安有更進一步的認同。

說實在的,閔毅哲其實不大願意和研一的師弟師妹接觸的,這倒不是看不起低年級的學生,閔毅哲是從來不看不起人的,這是他很突出的優點,他說過乞丐也是有尊嚴的。

那他為什麼不願意接觸研一的師弟師妹呢?他告訴易民安,“你知道嗎?我之前接觸過你們班的同學,發現現在研一的師弟師妹太難接觸了,你跟他們不一樣,謙虛很多。”

易民安微笑了一下,師兄的這句表揚的話讓他更加謙虛起來。

可能是因為從千軍萬馬的考研大軍中脫穎而出感到興奮;也有可能是因為之前一係列的痛苦考研過程壓抑太久太沉重,好不容易到了研究生,那些被壓製的情感像火山一樣爆發;也有可能是新的開始容易使人感到興奮。閔毅哲對於研一新生有一個印象,就是相當一部分新生容易興奮、容易衝動,有的是容易盛氣淩人、容易張揚個性,自我表現心理比較強烈,有的是根本不把師兄師姐、甚至老師放眼裏的,容易做出格的事,也容易犯錯誤,所以做為師兄,接觸起來不是很好受,因此他更願意避開這一銳氣,不想去理會。其實在三個年級中間,研二的學生最能體會研究生生活,因為沒有研一時的衝動,也不會有研三時的那種將要離去的憂傷感,正在期間,一切剛好,可以慢慢的更深刻的體會。

其實閔毅哲也自我檢討過,當自己研一的時候何嚐也不是那樣,不過沒辦法,誰沒有年輕過,人是要慢慢長大的,而其中是要有某些付出的。

這些說到研究生的秘籍這裏呢,就是關於研究生做人、做事的問題。

閔毅哲對易民安說,“對於研究生這種半工作性質的學生狀態,不能完全按以前大學時的模式來套用,學習之中要像一名職工一樣對待身邊的人、事、物。學習更多的是偏向於知識,這很客觀,也很公平,你認真學習,總會獲得更多的知識;而工作更多偏向於利益,會夾雜更多的主觀因素,你付出很多,卻不一定得到更多,這裏邊不單單隻是能力的問題,能力好不一定成就大,這是比較複雜的事情,一句話,就是要學會做事,更要學會做人。”

一番話,使得兩人不約而同的想到倪章的那件事,閔毅哲說,“其實,我聽說後麵徐老師是有些想留下倪章的想法,看到他到處被拒之門外,徐老師自己也不好受,後麵也算是對他的考驗,徐老師那樣的學者,他看人是很準的,入木三分的,你說搞成最後那樣,怎麼可能接受,誰都下不了台。”

確實,易民安想起那晚聚餐時的情景,研二研三的師兄師姐都是很謙和的,話也不特別多,該說則說,不該說的不說,言談舉止也非常得體,哪像研一那幾個那麼衝動,真幽默假幽默的亂說一通,就圖一時嘴快,博取不知所謂的笑聲,斯文文化人講求的是素質,結果卻導致一場暴力事件。

閔毅哲接著說,“其實,我也不能怎麼說,畢竟師兄弟,倪章的事我也不好受,比如那晚聚餐,因為徐老師身體不是很好他不喝酒的,所以我們以前聚餐從不喝酒,這也是對老師的尊重,那晚你也聽到了?徐老師都明說了不要喝,後麵放寬了,喝,那你也就意思意思就行,想喝平時再喝不行嗎?而且你自己的事你自己清楚,為什麼要搞到酒後失態呢?最後吃虧的是自己。”

易民安深深的呼吸一下說,“是啊,那晚搞得大家很難受,不喝或者少喝點就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