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如何說客戶才會聽—銷售溝通術修煉 (4)(3 / 3)

2.“一分錢,一分貨。”

當你講出這句話時,通常客戶會有“是不是嫌我看起來寒酸,隻配買個廉價品”這種感覺出現。因為我們說這句話的時機通常是客戶認為價錢太高的時候,所以,不免使客戶產生這種想法。

3.“不可能,絕不可能有這種事發生!”

一般公司通常對自己的商品或服務都是充滿信心的,因此,在客戶提出抱怨時,客服人員開始都會以這句話來回答,其實客服人員說出這句話時,已經嚴重地傷害到客戶的心理了。因為這句話代表客戶提出的抱怨都是“謊言”,因此,客戶必然產生很大的反感。

4.“這種問題你去問廠商,我們隻負責賣。”

商品固然是廠商製造,而不是經銷商製造的,但是經銷商引進商品銷售,就應該對商品本身的質量、特性有所了解。因此,以這句不負責任的話來搪塞、敷衍客戶,代表經銷商不講信用。

5.“這個……我不太清楚……”

當客戶提出問題時,若銷售代表的回答是“不知道”、“不清楚”,表示這個企業、公司、商鋪沒有責任感。正確的做法應是熱情、禮貌接待,即使我們並不會解答,也可請專人來答疑。

6.“我絕對沒有說過那種話!”

當客戶認為經銷商曾經提出保證卻沒有履行,因而提出質詢時,若是經銷商說出“我絕對沒說過那種話”,則解決抱怨的溝通必然成為永遠無法相交的平行線。因為,經銷商不願意承擔責任。其實,商場上沒有“絕對”這個詞存在,這個詞有硬把自己的主張加在消費者身上的語氣存在,所以最好不要使用。

7.“我不會。”

“不會”、“沒辦法”、“不行”這些否定的話語,表示企業無法滿足客戶的希望與要求,因此,能夠不使用的話就盡量不要使用。

8.“這是本公司的規定。”

其實公司的規章製度通常是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而訂立的,並不是為了要監督客戶的行為或者限製客戶的自由。因此,即使客戶不知情而違反店規,店員仍然不可以用責難的態度對待。否則,不但無法解決問題,更會加深誤會。

9.“總是有辦法的。”

這一句曖昧的話語通常會惹出更大的問題。因為“船到橋頭自然直”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對於急著想要解決問題的客戶而言,實在是令人扼腕、頓足的話。當客戶提出問題時,表示他正在期待供應商能想出辦法圓滿地幫他解決。如果這時候聽到這種回答,客戶的心裏一定會感到非常失望。

10.“改天我再和你聯絡。”

這也是一句極端不負責任的話。當客戶提出的問題需要一點時間來解決時,最好的回答應該是“三天後一定幫你辦好”或者“下個星期三以前我一定和您聯絡”。因為確定在幾天後可以辦成的說法,代表我們有自信幫客戶解決問題。

【亮點重溫】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與客戶打交道,需要時刻關注哪裏是“死穴”。

如何應對挑釁性追問

銷售人員:“這款筆記本的速度還是相當快的,何況我們的售後服務也很周到,畢竟是著名品牌嘛!”

顧客:“前兩天新聞說,你們準備削減保修網點了,而且,對許多屬於產品質量的問題還回避,甚至服務熱線都撥不通,一直占線,是怎麼回事?”

銷售人員:“那是有一些顧客故意找碴兒,屬於自己失誤操作導致的筆記本無故死機,完全是不正當操作導致的,不屬於保修範圍,當然就不能保修了。”

顧客:“隻要顧客有爭議,你們都說有理,再說了,計算機這個事情,誰說得準,怎麼能相信你們呢?”

無論銷售人員怎麼解釋,潛在顧客就是不讓步,咄咄逼人。

案例中銷售人員的回答方法是不可取的,當顧客提出“聽說你們的售後服務不好”這樣的問題時,銷售人員不要做出以下回答:

銷售人員:“不會啊,我們的售後服務可好啦!” (直接的否定會讓顧客對你及你的品牌更加不信任)

銷售人員:“您放心,我們的產品絕對保證質量! ”(答非所問,難以讓顧客信服)

銷售人員:“您聽誰說的,那不是真的!”(質問顧客、極力否認隻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