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法典”就是猶太人的聖經,在這本法典中曾不止一次提到過,賺取利息是猶太人自古以來就被認可的行為。早在2000多年前,猶太哲學家斐洛就曾明確地闡述過賺錢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他說:“對好人而言,金錢會成為一種有效的工具;而對壞人而言,金錢則會變成一種邪惡的東西。”
除此之外,12世紀著名的猶太神學家邁蒙尼德就主張,要積極獎勵那些從事金融信貸工作的人們,因為他們為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並且,在亞當·史密斯(英國蘇格蘭著名哲學家、經濟學家)還未出生的16世紀,在當時製定的猶太人法典中就已經明確地指出“追求富裕的生活是人的本性”。
另外,猶太人還通過諺語的形式很好地表現出了賺錢與信仰之間這種並存的關係,他們說:“上帝深愛著那些貧窮的人們,但同時上帝也會幫助那些有錢人。”我想,你在看到了這句話之後就能夠充分地理解猶太人心中金錢與信仰之間的關係。
在猶太人法典中,還曾這樣巧妙地闡述了金錢的重要性。法典中說道:“人身體上的所有器官都要依賴於心髒,而人們的心髒卻依賴於自己的錢包。”
另外,在中世紀的德國有一條規定,那就是當債權人去世後,與其相關的所有債務關係也會一並作廢。據說,英國在19世紀中期的時候仍然不允許債權人將自己的部分債務轉移到其他人名下。與此相反,猶太人法典中規定,無論債權人還是債務人中哪一方死去,他們之間的債務關係依然存在,也就是說他們仍必須履行自己所擔負的義務。也可以說,猶太人對於金錢的一些基本的思維方式從很久以前就已經充分地確立起來了,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思維方式才使得他們在金融領域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就。所以說,猶太人在金融行業中的成功正是依托於這種思維方式。
富裕的生活可以為我們帶來難得的機遇與各種好處在《聖經》新約中有這樣的說法,說有錢人進入天堂要比他從針眼中穿過還要困難。我想對於猶太人而言,他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接受這種觀點的。
另外,中世紀的基督教認為人們應該禁欲,與此相反,猶太教卻積極地認可人們的性行為。這一點也非常耐人尋味。同時,猶太教對“富裕”也持一種極為肯定的態度,它認為人們不應該輕視富裕的生活,因為這會給他們帶來各種難得的機遇與很多好處。
由此可以看出,猶太人在自己的宗教信條上都充分承認了金錢的重要性。並且,他們還將經濟上的成就作為評價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標準。正因如此,才使得猶太人在賺錢方麵的才能不斷得以發展和提高。同時,他們還將自己從商過程中的寶貴經驗作為一種訓誡傳承給子孫後代。於是,猶太人對祖先們常年積累的智慧與經驗進行總結,從而得出了一些經商方麵的訣竅,同時他們通過靈活運用這些訣竅使得自己在與金融有關的各個領域中都發揮出了非凡而卓越的才能。我們可以十分肯定地說,猶太人對賺錢的興趣就存在於他們的血液中,並且這種興趣還會綿延不絕地傳承下去。
小笑話
這個笑話可以揭示出猶太人對於金錢的態度是怎樣的執著。另外補充說明一點,這個笑話也是由猶太人創作的。
一架飛行於大西洋上空的客機引擎突然起火,於是機長告訴乘客可以按照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的儀式來進行最後的禱告。此時,伊斯蘭教徒們麵向麥加的方向恭恭敬敬地低下了頭;天主教徒們一邊默數著手裏的念珠一邊祈禱;基督教的新教徒們齊聲高唱著讚美詩;而猶太教的乘客此時卻拚命周旋於其他乘客中間,從他們手裏籌集善款,因為他們打算成立一個專門用於研究飛機引擎起火問題的專項基金。
法則3:自信,沒人能給,更別自己摧毀
經常會有一些其他民族或國家的人說,猶太人要比其他民族的人聰明,所以才更會賺錢。可是,猶太人卻認為這種讚賞性的語言是對他們的一種偏見,他們甚至還會為此與對方進行辯駁。實際上,他們的這種做法並非出自他們的本意,因為他們一直自負地認為猶太人在賺錢方麵要大大優於其他民族的人。
下麵我要為大家講述一件我親身經曆的事。
有一次我到紐約出差,在那裏某公司的經理請我吃了頓午飯,他也是我們公司的老客戶了。這位經理是猶太裔的大富豪。當時我非常想和他做一筆生意,可是每當我要談及這個話題時,他總是很巧妙地拒絕我,於是那筆生意也遲遲沒有談成。在那天就餐的過程中,這位經理也沒有談及生意方麵的事情,他可能覺得我這麼不遠萬裏地奔波於日美兩國之間十分辛苦,所以想好好慰勞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