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泡過的雞肉更鮮嫩
食味廚房
雞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健康的“白肉”代表。可是,我們許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麻煩,在做菜的時候雞肉變得又幹又柴,而且還會粘鍋。
這裏有一個小竅門,以後不論在烹飪雞胸肉還是雞腿肉的時候,都能做出與飯店媲美的雞肉美食。方法就是,把雞肉先用鹽水泡半個小時,這樣其中的水分就不會流失,能保留高達80%的汁液。因此烹飪時雞肉就不會粘在鍋上了。
具體操作方法是:把雞肉放在一碗鹽水中(冰凍雞肉需要先解凍),再把這隻碗放在冰箱裏,至少要放20分鍾~30分鍾,記住不要超過1小時。然後,烹調前把雞肉完全晾幹,或者用紙吸幹水分,即可烹飪。需要提醒的是,雞肉在浸泡了鹽水之後,做菜的時候就要少放鹽或者不放鹽,避免攝入鹽分過多。
洗菜水學問大
菜買回家,誰都希望盡最大可能把它們洗幹淨。用什麼樣的水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肉和果蔬的清洗方法要分開說。
洗肉應用冷水——不管是冷凍肉解凍,還是鮮肉清洗,都不能用溫水特別是熱水。因為用溫水甚至熱水洗肉,會加速肉中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的流失,一些氨基酸也會隨之損失。一方麵用熱水處理過的肉會容易變質、腐敗;另一方麵,肉的口感也會受到影響,做出的菜就不會肉香四溢了。
洗菜用溫水為宜——溫水比涼水更容易去除果蔬表麵的農藥殘留。因為農藥殘留中的有機磷易溶於水,並會在水溫增高的情況下加速溶解。同時,農藥中的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也會隨著溫度升高而加快分解。為防止果蔬中“嬌氣”的營養物質被破壞,水溫一般控製在40℃以內為宜,即用手觸碰,是溫熱而不是燙的。
煮糙米飯前最好用溫水浸一浸
因為糙米的營養價值比精米高,很多人都喜歡做糙米飯。但在做之前,糙米最好用溫水浸泡一下,這樣可以促進其“芽化”,刺激米中多種酶的產生。研究表明,多吃“芽化”糙米飯,可提高認知能力,對糖尿病有預防作用。
此外,對普通大米來說,蒸或煮前浸泡一下,也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首先經過浸泡,可以讓米粒充分吸收水分,這樣蒸出來米飯會粒粒飽滿,吃起來也更蓬鬆、香甜,有助消化;其次,大米中含有一種叫植酸的物質,會影響身體中蛋白質和礦物質,尤其是鈣、鎂等重要元素的吸收。大米中雖然含植酸多,但同時也含有一種可以分解植酸的植酸酶。用溫水浸泡大米,可以促進植酸酶的產生,能將米中的大部分植酸分解,就不會過多地影響身體中蛋白質和鈣、鎂等礦物質的吸收了。此外,經過浸泡後,還可以節省蒸、煮米飯的時間,做飯又快又好吃。最好用30℃~60℃的溫水,浸泡時間在半小時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