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中馬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準則比較
一、概念
(一)會計政策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以下簡稱CAS28)第二章對會計政策的定義為:是指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此定義說明了三個問題:一是會計政策包括內容廣泛,具有不同層次,涉及會計的原則、會計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二是會計政策是在允許的會計原則和會計方法中做出的具體選擇;三是會計政是企業會計核算的直接依據。
馬來西亞《財務報告準則第10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和差錯變更》(以下簡稱FRS108)中對會計政策的定義為:某一實體用於編製和標書表述財務報表的具體的準則、依據、慣例以及規則。如對不動產、廠房和設備進行後續計量時,采用的重估方法。
(二)會計估計變更
我國CAS28第三章對會計估計變更的定義為: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和負債的賬麵價值或者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高速調整。
馬來西亞FRS108對會計估計變更也作了詳盡的定義:由於商業活動中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財務報表中某些項目的金額是需要進行估計的。如壞賬準備、折舊資產的經濟壽命、存貨殘次以及質量擔保等。但隨著所依據的環境的變化、新信息的獲取以及完善工作的進行,這些做出的估計很可能需要調整。當所依據的環境發生變化時,做出的估計也應該進行變更,這種變更成為會計估計變更。
(三)會計差錯
我國CAS28第四章明確指出,會計差錯是前期差錯,是指由於沒有運用或錯誤運用下列兩種信息,而對前期財務報表造成省略或錯誤。一是編報前期財務報表時預期能夠取得並加以考慮的可靠信息;二是前期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時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錯通常包括:計算錯誤、應用會計政策錯誤、疏忽或曲解事實以及舞弊產生的影響以及存貨、固定資產盤盈等。
馬來西亞FRS108中未對會計差錯進行定義,隻對會計差錯的影響時期及形成時期進行了解釋:前期的差錯往往是在當期才被發現。差錯一般會在對財務報表各要素的確認、計量以及披露的時候發生。
二、確認條件及範圍
(一)會計政策變更
我國CAS28中說明會計政策包括: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在每一會計期間和前後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但是,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變更會計政策:1.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統一的會計製度等要求變更;2.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但是,本期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別而采用新的會計政策;對初次發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此二項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
馬來西亞FRS108中表述了對於同種類型的業務、事項或狀況必須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這樣可以讓使用者對某一實體的各種財務報表進行比較。一項準則或說明會分門別類地對不同的項目所適用的會計政策做出具體的要求或許可,這樣每一種項目所采用的會計政策就應該保持一致。同時也規定:盡管所采用的會計政策必須保持前後一致,但也有可以變更的時候。某實體可在下列情況之下對會計政策進行變更:1.在會計準則或說明要求之下;2.能在財務報表上產生更可靠,更具相關性的會計信息來反映實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以及現金流量。但是以下兩種情況並不被認定為會計政策變更:1.與之前有本質區別的業務、事項或狀況所采用的會計政策;2.之前從未發生的,或並不重要的業務、事項或狀況所采用的新的會計政策;3.根據《財務報告準則第116號——不動產、廠房和設備》或《財務報告準則第138號——無形資產》來初步采用資產重估政策。
(二)會計估計變更
企業在會計核算過程中,估計是不可或缺的。其原因是企業經營活動中存在著不確定因素,許多財務報表項目不能準確地計量,隻能加以估計。比如,發生的壞賬、待攤費用的攤銷、應計折舊固定產的使用年限等等,都需要進行估計。但是,估計畢竟是根據過去或現有的善而對未來所作的判斷,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賴以進行估計的基礎發生變化,或得由於取得了新信息、積累了更多的經驗以及後來的發展變化,可能需要對會計估計進行修訂。我國CAS28第三章會計估計變更中說明,企業據以進行估計的基礎發生了變化,或者由於取得新信息、積累更多經驗以及後來的發展變化,可能需要對會計估計進行修訂。會計估計變更的依據應當真實、可靠。企業對會計估計變更應當采用未來適用法處理。會計估計變更僅影響變更當期的,其影響數應當在變更當期予以確認;既影響變更當期又影響未來期間的,其影響數應當在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予以確認。企業難以對某項變更區分為會計政策變更或會計估計變更的,應當將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