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基金是聚集社會閑散資金,由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資金的一種開放式基金。貨幣基金具有安全性高、流動性高、收益穩定等特點。並且貨幣基金接近於無風險的投資。是投資人最穩妥的一種投資方式。
貨幣基金具有如下特點,一是本金安全,貨幣基金的投資範圍是貨幣市場工具,貨幣市場工具固有的無風險屬性決定了貨幣基金的零風險。與銀行存款不同的是,基金的利率收益較高。
二是基金階段性強,可以按個人意誌隨時申購贖回,贖回後第二天就可以把款項作為它用。比如某投資者在投資4萬元購買了一隻基金三個月後,突然有事急等用錢,就在當天把4萬元的貨幣基金全部贖回,第二天錢就到位,解了燃眉之急。
三是貨幣基金的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全部為零並且稅後收益高,這樣相當於無形之中提高了投資者的收益。
在金融風暴過後,人們的投資心理變得謹慎,更偏向於低風險的基金投資。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者,極有必要掌握一些關於基金投資的知識,以確保百分百的獲利。如果你是一個觀望著,在了解了關於基金的基本知識之後,可以試著投資風險小獲利高的貨幣基金,既可以小試牛刀穩賺一筆,也可以作為投資的前期積累。
先三思,再投資——股票
讓人奇怪的是,前幾天隔壁的小張得了一場大病。生病是常有的事情,本來不足為奇,可是小張平時健康的很,而且他還很喜歡體育鍛煉,聽說小張生病住院了,而且情緒很不穩定,我感到非常奇怪。其實不僅我奇怪,當我把這件事告訴我和小張共同的熟人時,他們也覺得奇怪。
不管怎麼樣,關係處的不錯,人家病了就該去看看。於是我和這個熟人拎著水果和補品去醫院看望小張。小張一見我們就招呼坐,看起來身體不是很差呀,我心裏更奇怪了。當我們把補品放到桌上時,小張說:“唉……你們還帶補品來,就是再好的補品也補不好我。”我和那個熟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也不敢催他快說,畢竟人家是病人,平時健健康康的,要不是什麼大病也不會愁成這樣。
小張緩了口氣才把真正的病因告訴我倆,我們聽了真是哭笑不得。原來小張看股市行情好,一下子把手裏積攢的15萬元全部買了股票,為了回避風險,他買了兩隻不同的股票,可是受股市行情影響,沒多久股市就進入熊市,一跌再跌,頗有“大江東去不回頭”的意思。手裏的股份賣也賣不出,收也收不回。其中一家公司宣布破產,另一家公司負債累累,也苟延殘喘。
他的15萬呀,一下子全都沒了。小張說自己隻是心情不好,是老爸怕他想不開,把他拖到醫院來調理情緒。不過他的15萬是連個影子也沒了,的確很難過。小張確實值得同情,但股市無情“幾家歡樂幾家愁”是常有的事兒。
既然股票如此善變,那麼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一下經濟學上對股票概念的闡述: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
股票的持有者即為股東,股東擁有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表現為既能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又可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每個股東所持有的股票的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決定了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
股票像一般商品一樣,有價格,股東可以通過買賣方式有償轉讓收回其投資,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而非債權人,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責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
比如老李買了邯鋼的23%的股份,那麼老李就是邯鋼的小股東,可以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和公司其他股東一起承擔風險並分享收益。
股票有以下幾個特點:
(l)不可償還性
股票投資是一種無確定償還期限的長期投資,隻要公司存在,它所發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於公司存續的期限。投資者在認購了股票之後,就不能再要求股份公司退股,隻能到二級市場上進行交易賣給第三者。股票的轉讓隻意味著公司股東的改變,而並不減少公司的資本總額。
韓先生購買了某食品公司一定份額的股票,幾個月後他覺得對該行業掌控的信息不多,不能預計市場狀況,於是到二級市場上把股票份額全部出售給第三方,轉讓了該食品公司的股東權。
(2)責權性
股票作為產權或股權的憑證,是公司股份的證券表現,代表著股東對發行股票的公司所擁有的一定權責。股東有權或通過其代理人出席股東大會,選舉公司董事會,參與企業重大經營管理的決策,並且也有權分享公司的利益,也就是參加配股分紅。權力的大小與其所持股票占公司股本的比例成正比。如果股東所持有的股票數量達到了左右決策結果所需的實際多數時,就能掌握公司的決策控製權。在國外,股份製公司的產權轉讓就常常是通過股票的轉讓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