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錢生錢的玄機(2)(1 / 3)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

債券的發行者是政府、金融機構和工商企業。一般具有公信力或者有相當的實例,假如一個50人的小公司發行債券,沒有人會去買,它做的是一種無用功,但如果政府發行債券,人們則很願意購買。

債券發行者的目的是籌措資金。債券發行的原因是由於發行者資金短缺,為了籌集資金而向社會借債的一種手段。

債券的發行對象是投資者。債券的利率高於銀行存款,但由於發行者的公信力和實力都比較好,所以風險較小,因此一些投資者願意以購買債券的方式進行投資。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它的發行條件是支付一定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債券是債權債務的憑證。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或債券持有人)即債權人。

作為投資人,購買債券有這樣幾種方式:一是現金交易,是買賣雙方確定成交後,立即辦理交易,或者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辦理交割的一種交易方式。比如投資人可在證券交易所,按要求夠買已經上市的各種債券。

二是回購交易,是指投資者以一定的價錢和利率等條件購買債券持有人的債券,但賣方必須按一定的條件在雙方約定的時期內回購原先售出的那筆債券。

三是期貨交易,債券期貨交易和商品的期貨交易相同。是指雙方成交後,按照期貨合約中規定的價格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進行的交易。

“理財有方,生財有道”,對於投資者來說購買債券是一種回避風險獲取利益的良好途徑。公司同事小鍾,每有債券發行必買無疑,每次都穩賺一筆。用他的話說就是,投資債券比銀行存錢利率高多了,而且也不用總是費心關注金融市場,到了約定時間直接“收割”就行了。

的確,對於投機的投資者,隻要對債券發行者的實力估計正確,並且需要穩妥收益的時候,可以考慮在債券市場投資。對於家境較好的個人來說,如果想賺錢又不想承擔太大風險的,最好是購買國債,但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不要貪圖利潤盲目購買,造成生活條件上的被動。

不擔大風險,也能把錢賺——基金

王大爺生活寬裕,手裏有幾萬塊錢,但放在銀行,一個月也拿不到多少利息,聽人說基金不錯,既穩當又比存銀行利潤大。於是想投資基金。

找了個好天氣,王大爺去銀行買了一隻基金,一塊錢一份,他買了3萬份。

剛買完的那幾個月行情不錯,一直漲勢旺盛,變成了1.03個點。王大爺美的合不攏嘴,逢人就說還真讓自己給撞上了,運氣好極了。

正當王大爺等著繼續聽好消息的時候,他的基金縮水了。王大爺心說,就是停在1.03自己也不會虧,隻要別跌破1,我的本金就還在。誰知事實並非如王大爺所願,幾天的時間,他的基金就變成了0.97元,他算了一下,自己虧了不少,情緒沮喪。可是市場行情好像有意跟王大爺過不去,一下子又跌到0.89元。這下子,王大爺可吃不下飯了。他心想要不去贖回來吧,再這樣下去,錢就一點一點的沒了。

他來到銀行,理財專家告訴他,基金是長期投資,不能頻繁炒作,再等等會有轉機。王大爺心想愛怎麼樣吧,我這麼大歲數不著那個急了,有吃有喝又不缺錢花。於是王大爺不再上銀行了。

過了幾個月,王大爺聽說股市又好了,指數不斷地往上躥。王大爺心想,它漲它的吧,沒準哪天又降下來了,我過我的安生日子,才不去看呢。

可是又過了幾天他聽說他買的那隻基金又漲了,王大爺再也忍不住了,於是來到銀行。

他找到經理一問才知道,他買的那隻基金已經漲到1.6元了。王大爺臉上樂開了花。經理遺憾的說“您瞧,我也買了這隻基金,剛漲到1.3我就贖回來了,這下賺利可比您差遠了。”王大爺趕緊贖回,然後在經理的推薦下又選了另外一隻基金,高興的回家等著賺錢去了。

連大媽大爺們都買基金了,可見對基金一詞,人們並不陌生。在經濟學上基金有它的固定概念。

基金是指專門用於某種特定目的並進行獨立核算的資金。我們平常所說的基金通常指證券投資基金。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債券、外彙、貨幣等金融工具投資,以獲得投資收益和資本增值。

基金可以引導儲蓄資金轉化為市場投資,起到穩定和活躍證券市場的作用。基金還可以提高融資的比例並完善社會保障體係。比如,一個投資者到銀行購買了8萬元的基金。那麼這8萬元將作為投資流入市場,活躍了市場經濟,並且帶動了證券市場的交易活動,有利於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所以基金的發展與壯大,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證券投資基金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根據基金受益單位能否隨時認購或贖回及轉讓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與契約型基金。如果按投資對象分,則可以分為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等。貨幣基金是投資者們認同度比較高的一種基金,我們來看一下關於這種基金的一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