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打開宏觀經濟之門(1)(2 / 3)

三、穩定物價。國家通過調節生產影響市場,使物價趨於穩定。比如,市場上的蔬菜需求旺盛,供給不足,國家立即出台政策,免征菜農一切費稅,確保短期蔬菜盡快上市,一個月過後,一些生長期短的蔬菜就已經到了老百姓的菜籃子裏,蔬菜的價格也從而得到有效調節。

四、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由於各種交易所引起的貨幣收付或以貨幣表示的財產的轉移。國際收支平衡避免了我國對外商業貿易的不必要損失,對國家的資金外流起到了限製和保護作用。

總之,通過宏觀調控的調節手段和調節機製,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為微觀經濟的良好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宏觀環境,使市場經濟得到正常運轉和均衡發展。

成倍增長的背後——乘數效應

某公司由於水管忘關了三個小時,弄濕了地麵,地板是木製的,被水浸泡後,全部要重換。

於是公司拿出8000塊錢修地板,建材公司修好地板後,有了8000塊錢的收益,於是他們拿出5000塊錢添置了一台電腦外加一個掃描儀。其餘3000存入銀行。

電器公司賣出電腦和掃描儀,得到這5000元之後,拿出2600元買了一輛電動的送貨三輪,剩下的2400元,作為流動資金暫時存入銀行。

開電動三輪車專賣店的老板拿到這2600元後,花2000元給家裏買了一個大理石茶幾,把剩下的600元存入銀行。

最後各公司和店鋪得到的收入之和遠遠大於8000元。也就是說由某公司地板被浸泡一事引發了一係列的投資增長。這種投資增長是一種乘數效應。

乘數效應是一種宏觀的經濟效應,也是一種宏觀經濟控製手段。

乘數效應是一個變量的變化以乘數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終量的增加。國家有關部門通常以它為衡量標準來製定經濟政策。

比如國家想給某個行業實施一項補貼政策,政策製定前要考慮這項補貼是否有乘數效應,如果起不到投資成比例增長的作用,國家就會把這筆補貼款調撥給其它行業。如果通過分析考慮,確信這一補貼政策能夠帶來乘數效應,這項政策才會最終確定並實施。

乘數效應還應用於經濟管理政策當中。比如一個促進銷售計劃的實施,董事長對銷售經理說,為了擴大銷售範圍,增加銷售量,公司決定對每一個銷售精英給予獎勵。獎勵幅度為所擴大銷售額的10%。公司經營的是大型醫療器械,每台的出廠價就幾萬元,所以這樣大幅度的獎勵極具誘惑力。

於是銷售經理熱情高漲,給手下的銷售部主任開會說了此事,這些主任們也是滿懷鬥誌,並研究具體銷售策略。等營銷員們得到通知後,每個人都憋足了一股勁。這樣一來公司的銷售業績超出往年很多倍,收益自然是大大增加了。當然,在這一收益的取得過程中,管理中的激勵政策發揮了乘數效應的作用。

乘數效應除了應用於管理,更多被應用於經濟投資。比如磨具公司投資3萬元購進了一款新磨具用於生產。磨具公司把1萬元存入銀行,另外2萬元購進了一台新機器。機器銷售公司又用1萬元買了一台電腦,另外一萬元存入銀行……如此下來,3萬元的投資,創造了數倍的收益。所以投資中的乘數效應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乘數效應用於信貸,也會帶來國民收入的成倍增長。信貸不僅直接關係到實體經濟的表現,也關係到市場資金流動性能否保持充沛狀態。

比如本年一季度有4.58萬億的信貸投放,這些信貸進入經濟實體中,擴充了實體的經濟實力,經濟實體將其作為投資資本,就為社會創造了更大的收益。如果信貸有一部分進入股市也將成為支持股市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信貸還會帶動上下遊產業的發展,再以工資、利潤、利息等形式流入生產者、銀行、儲戶等手中,這樣就形成信貸資金的循環利用,實現乘數效應。

信貸資金所產生的乘數效應將起到刺激經濟增長並擴大內需的作用,所以對於未來的信貸政策,銀監會主席劉明康這樣看待:保增長需要多放款,對貸款規模沒有限額。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將是一場持久戰和拉鋸戰。

乘數效應在很多方麵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於一個投資人來說,懂得利用乘數效應,使之在自己的商業經營中發揮作用,利潤是極為可觀的。對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是極為有利的。

你打算花多少錢——預算

小吳專科畢業後,進了一家化工廠做科室的財務員。小吳做事心細,很受領導賞識。年終歲尾,領導讓小吳計劃一下本科室下一個財政年度的花費。

小吳沒做過這種工作,但麵對領導交代下來的事,他必須認真完成。於是他參考了公司去年各科室的財務報表,這樣就確定下來需要列出的項目。接著他做了一個完整的表格,檢查一遍,確信沒丟掉任何項目。

為了減少計劃開支和實際的出入,他還與科室其他的同事進行了討論。最後他終於做好了這份報表,確信沒問題後,拿去交給領導。他想到領導可能會讓他再做一下口頭彙報,於是把報表的每一項內容又回想了一遍,準備向領導彙報。他想,他的每一項花費都是合理並且適用的,他一定要爭取得到領導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