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精力做大事,把小事情放一邊去。
大多數成功者一生中隻能做一件事。排除極個別的天才人物,絕大多數成功者都隻是致力於一件事情,數十年如一日地做,做好了去追求更好。萬事艱難,而人的能力與時間又極為有限,貪多往往一事無成。所以,卓有成效的領導者總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麵做,一次做好一樁事情。而不懂管理的一些領導則剛好相反,多是碰到什麼就做什麼。
◆擺脫昨天。
學會集中精力的第一條辦法就是善於擺脫已經不再有價值的過去,不要被昨天困住手腳。卓有成效的領導者會定期對自己及下屬們的計劃進行回顧和檢查。他會提出諸如“假如我們尚未做這件事情的話,現在我們該不該來做這件事情”此類的問題。
除非答案是絕對“肯定的”,要不,他們就會放棄這件事情,或者會把它擱置起來,至少不會再將資源投入到已不再產生價值的“過去”中去。
最為可怕的是企業在昨天寄予極高期望的產品,但現在的狀況卻並不好,但也不至於完全失敗。許多企業對此類“雞肋”產品是“欲愛不能,欲罷不成”。但是無論再投入多少資源都不能起死回生。然而由於領導者和技術人員在其中傾注了太多的心血,放棄它們很難辦到。企業往往容易以感情代替理智,試圖不惜一切代價使這種半死不活的產品再風光起來。結果,“幾乎就要成功的產品”成了企業的吸血鬼。英特爾就曾被其他計算機產品折磨得奄奄一息,後來專心做芯片,才重振雄風。
◆決定工作的先後次序。
倘若領導者忙於眼前的事情,而把真正重要的事情緩一緩,等於是把成功的機會摞在一邊了。這樣便很難做到卓有成效。
◆好鋼使在刀刃上。
重要的事情先做,要求領導者擺脫昨天,勇於創新。不是去忙忙碌碌地解決問題,以極高的效率做不正確的事,而是要關注外部世界,把握機會,以正確的方法做好正確的事。這樣才能給企業帶來最佳的效益,不僅反映在時間上的推陳出新,而且反映在空間上的厚此薄彼。企業應當集中力量搞好創造了80%的業績的20%的業務,而不要把80%的收入和精力投到隻帶來20%的收益的80%的業務中去。
一位管理者要做的事情很多,而領導者的時間又極為有限,所以領導者一定要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要在簡短的一分鍾內改變管理的弱點,就一定要要堅持一個原則:重要的事情先做,不要被那些無謂數據和報告搞亂了頭腦,抓到什麼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