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回到自家院子時,花梅正在門口向外張望。
見到大姐可算回來了,歡歡喜喜地向屋子裏喊了一聲:“大姐回來了,桃兒,快把吃食端出來。”
她笑嘻嘻地迎上花梨,噓寒問暖道:“大姐,你咋去了這般久,娘可擔心你了,讓我出去看好幾次了。”
“半路去了一趟趙郎中那。”
花梨進了屋子,雙頰凍得紅撲撲的,把趙氏心疼壞了,“快到炕頭坐著,這裏暖和。外麵一天比一天冷了,你還是別出去了,仔細凍壞了臉。”
“沒事的,娘,暖棚裏一點都不冷,比咱家還暖和呢。我回來的時候去了趟趙郎中那,把藥錢給了他。所以才回來晚了。”
花橋點頭,“眼看著要過年了,把欠人家的錢還上才是正理。梅兒,快給你姐倒碗熱水暖暖身子。”
花梅脆生生地應了一聲,端著熱水放在花梨的麵前。
花梨沒先喝,而是捧在手裏捂手。
其實她還真不咋冷,就是凍手。
古代沒有手套,家裏又沒有餘錢買手爐,這來回一路上,她的手都凍紅了。
熱水的暖意,加上屋子裏父母妹妹們的歡聲笑語,襯得越發溫暖。
花梨心裏暖洋洋的,就算午飯隻是簡單的地瓜粥和鹹菜,她也覺得很滿足。
到了集市那一天,她早早的起床,先到了村口。
她提前和牛叔打過招呼,正巧冬日裏去鎮上的人少,牛車上有地方,花梨便讓他幫著從暖棚運了兩盆花出來。
外麵畢竟冷,花梨怕花凍壞了,帶著自己蓋的棉被,小心翼翼地將花包裹住。
家裏真的太窮了,每人有一床被子,對於的棉花都沒有。
她也顧不得幹淨不幹淨,為了賺錢,便將棉被搬出來。
“牛叔,你知道鎮上哪裏有人收花嗎?”
花梨對鎮上還是不太了解,便向常年往鎮上跑車的牛叔打聽。
還別說,牛叔對鎮上還真比較了解。
“城東一條街上,都是賣筆墨紙硯的,聽說有些老爺們格外喜歡植物,也愛在家裏侍弄,有一家叫做珍寶齋的,賣擺件的同時,也會賣花,你要不去他家裏打聽打聽?”
花梨一聽,到覺得有戲。
古代裏,有錢人家都會養會侍弄花草的仆人。
養不起仆婦,卻小有錢財的人家,也願意在冬日裏擺放一株綠植,讓家裏帶上些許鮮活氣兒。
因此,珍寶齋裏賣花草,似乎也沒那般不可思議了。
花梨便道:“勞煩牛叔送我去城東看看,進鎮上的錢,我替你付。”
“這是哪裏話,正巧我今兒有事要去鎮上,自己付就行。你家裏也不容易,可不要亂花錢。”
牛叔為人厚道,願意幫助花梨,卻也不想要她花錢,便隨便找了個理由。
花梨聽出來了,還想勸一兩句,見遠處有人來了,便閉上嘴,打算等到鎮上了,直接掏錢就是。
她往裏麵做了,用自己給花草擋冷風。
遠處那人終於走到進前,竟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李曉。
大冬天的,早上特別冷,出一口氣都成白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