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獨眼石人背後,刻著的字正是韓山童所說:“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科學文明尚未普及的元朝,老百姓心中堅信神靈的存在。一切超出自己理解能力的事情,都可以歸於神跡,包括這個一隻眼的石人。
“這是天意!是明王的聖旨!”劉福通帶頭跪倒在石人前,畢恭畢敬的磕上三個頭。身後的民工跪倒一片,叩首行禮。
韓山童摘下哨兵的彎刀,大聲呼喊:“兄弟們,拿起你們的鋤頭,拿起你們的鐵鎬,拿起你們的扁擔!反了是死,不反也是死!咱們就反他娘的!”
“反他娘的!”
“反了!”
“跟元兵拚了!”
黃河灘上,韓山童和劉福通策動修建堤壩的民工,第一個舉起反抗元朝的大旗。他們的光輝事跡,在曆史的書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二人的帶領下,起義軍迅速壯大,從黃河灘工地打到潁州城,部隊由原先的百十號人擴編到上萬人。反抗元朝的浪潮一發不可收拾,白蓮教各地分舵紛紛舉起反元大旗。濠州城分舵舵主郭子興悄悄召集數萬教眾,頭戴紅巾為標誌,一夜之間奪取濠州城池,誅殺濠州守將和元軍3000餘人。黃州(今湖北黃岡附近)分舵舵主徐壽輝火燒連營,一把火將元軍營地燒成焦炭,改白蓮教分舵為明教,響應“黑暗籠罩大地,明王解救蒼生”的口號。平江(今江蘇蘇州)張士誠兄弟糾集鹽商,廣散錢糧招募義軍,三天募集五萬人,當他們舉起反元大旗的時候,平江守軍驚奇的發現,一向鼓吹自己“英勇無敵射大雕”的蒙古族守將早就拖家帶口逃亡大都去了。新成立的江西分壇更是頂住壓力,在察汗鐵木爾重兵圍攻下正式舉起反元大旗,彭瑩玉和陳友諒率領江西教眾一戰克洪都(江西南昌),二戰下九江,三戰徹底擊垮元軍部隊,起義軍順利進軍吉安。鎮南大將軍察汗鐵木爾被彭瑩玉一掌打傷,親衛舍命相護,才將他從死神的鐮刀下搶回。當年橫掃南宋朝廷的蒙古鐵蹄早已不複當年勇,常年錦衣玉食的生活磨平了他們的鬥誌,有些騎士甚至胖的連馬都上不去。一代名將察汗鐵木爾會敗給衣衫襤褸、武器參差不齊的起義軍,真不是他的錯。
短短半年時間,白蓮教各分舵的起義如同燎原的大火,燒盡長江以南的地區。
元朝朝廷大為震驚,一心改革兢兢業業的元順帝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漢文意思是鐵鍋……)坐在龍椅上,不敢相信麵前的奏報。他一直不明白,自己執政以來,任用賢相,撥款賑災,選拔漢族人才(康茂才就是有幸被他選上的),加強廉政建設,為什麼漢人和南人還要造反?自己的心血都喂了狗麼?
丞相脫脫和他的“鐵鍋”大帝抱著同樣的疑問,自己下達的每一條政令都是好的,為什麼他們要造反?
這些疑問被後來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回答了:“鐵鍋和脫脫就是蒙古族的趙括,政令都是好的,可惜執行的人,都是壞的。朝廷賑災的銀兩糧食沒有一絲一毫到達老百姓手裏。紙上談兵,空談誤國啊。我大明朝絕對不允許出現這樣的情況,所有的官員對政令的執行,都要在我的監控之下。隻有這樣,才能保證人民的權益。錦衣衛和東廠,就是為此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