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這可能就會有人問了,那你的爺爺曾經是不是也下河掏過沙呢?
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問過我爺爺,但是爺爺總是以各種理由和借口將這事給搪塞過去了,不過爺爺越是這樣我越是好奇。問爺爺問不到那就問我的父親,可是每當我問道這個問題的時候,父親總是一臉怒氣地將我臭罵一頓,讓我不要再追究這些成芝麻爛穀子的事了。
爺爺和父親的故意隱瞞讓我對這真像是越來越著迷。終於我在奶奶那裏得到了答案。原來爺爺曾經並不是什麼淘沙匠而是那神秘的殄官,隻不過爺爺第一次下水便遇到了一件邪乎事,也就是這事導致爺爺放棄了殄官這門手藝而選擇了種地,而且他也因此對這件事那更是閉口不談。
爺爺當殄官的時候還沒有迎娶奶奶,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像爺爺這般壯勞力不是被拉去當兵就是被拉去做了苦力。據爺爺說,他有三個哥哥全都被拉走當兵去了,而他則在軍隊拉壯丁那天被他的父親給藏在了屋後的玉米垛裏才幸免於難。
那時候,軍隊來村裏拉壯丁不僅要帶走人,還要拉走你家的糧食和牲口。雖然軍隊在事後會給家家戶戶留一些錢,但是這些錢對於鄉親們來說卻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生活,所以在那個年月每天都有受不了生活的壓力而跳河自殺的,所以殄官這個職業在那幾年也算是個熱門行業了。
爺爺的哥哥們被抓走了,所以這家裏生計便落在了爺爺和他父親的身上。爺爺的父親是個老煙鬥,在爺爺剛剛成人的那年便因肺病去世了。他父親的去世,直接就導致家裏的生活重擔壓在了爺爺的身上。爺爺迫於生計的無奈,便隻好下河去討生活。而現在,我們說的便是爺爺第一次下河的經曆。
殄官這名雖然聽起來不怎麼樣,但說到底也算是們技術活,所以想學這門手藝就必須要拜師迎門。這所謂的拜師迎門,說白了就是花錢學手藝。
要說河口村裏能撈屍的工匠著實不少,但要說能算的上殄官的卻隻有村東頭的鬼眼王。據奶奶說,鬼眼王天生得一雙陰陽眼,這雙眼一大一小、一黑一白甚是嚇人。
不過嚇人歸嚇人,當時我們河口村附近的所有撈屍匠可都得聽他的,而且無論這泡浮的屍體如何作惡,都能在他巧妙的指點之下解決。鬼眼王從不下水,但是他撈出的屍體卻不在少數,所以人們對他是既敬又怕。爺爺想在這河口村做殄官就必須得拜他為師,可是這自古能人多作怪,鬼眼王也不例外。
他在收徒的時候都會讓拜師人親自去河裏撈一具屍體上來,以此來檢驗他到底適不適合吃這碗飯。所以,爺爺想去拜師,不僅要行這迎門禮而且要親自去黃河中撈屍。當然了,鬼眼王也不可能讓爺爺獨自一人去河裏撈屍,而是要他跟著撈屍隊伍去出活。
巧的是爺爺拜師那天鄰村剛好有人跳河自殺了,鬼眼王去出活的時候便將爺爺也一同帶去,以此來考驗爺爺。可誰成想,這第一次出活就給爺爺的心裏帶來了如此大的陰影。
第一次出活,爺爺心裏難免有些緊張。他告別自己的母親,簡單地收拾了收拾行裝後便跟隨著撈屍隊伍向鄰村進發。由於撈屍這行當本就不怎麼光彩,以至於年輕人都不怎麼願意從事這行,所以這撈屍隊伍的整體年紀都很大,而且他們這些人大多數都是些光棍。爺爺混在這其中,便也算得上是新鮮血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