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改進信貸渠道傳導有效性的對策(2 / 3)

3.提高人民銀行執行貨幣政策的水平

隨著人民銀行職能的不斷調整,其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對經濟實施宏觀調控的功能日益凸顯,貨幣政策的有效執行需要人民銀行發揮作用,所以,為了保證貨幣政策的有效實施,提供人民銀行的政策執行水平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也成為保障貨幣傳導機製有效性的關鍵所在。

首先,人民銀行要借鑒國外中央銀行的經濟金融監測指標係統,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健全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監測指標體係。為達到維護金融穩定的需要,人民銀行的經濟金融監測係統應該由兩個層次的指標構成:一是經濟金融運行指標,用於衡量金融運行的總體情況;二是綜合微觀金融指標,用於反映金融機構的整體穩健情況。

金融機構金融統計監測信息管理係統、金融機構上報數據具體來說,對於人民銀行而言,必須加大對金融機構執行貨幣政策的指導力度,幫助金融機構增強政策意識,轉變觀念,把握政策動向,促使其根據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意圖及時調整其經營行為,把執行貨幣政策與經營業務有機地結合起來。主要是通過召開行長聯席會議、經濟金融形勢分析預測會等方式達到目的。同時,督促金融機構及時反映貨幣政策傳導中遇到的困難,建立金融機構貨幣政策執行情況反饋;引導商業銀行完善授權授信製度,適當下放信貸審批權限,增強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能力。

最後,人民銀行各級機構應準確把握其職能定位。人民銀行各級機構履行貨幣政策職能時,首先要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切實把工作重點從金融監管轉移到執行貨幣政策、改進金融服務和維持金融穩定上來。同時,人民銀行各級機構執行貨幣政策職能時既要著眼於具體又要著眼於大局,既要著眼於微觀又要著眼於宏觀,努力做好監測員、調研員、信息員、指導員和協調員。具體來說,就是要密切監測、分析經濟金融運行情況和發展趨勢;深入調查研究,跟蹤貨幣政策的落實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及時搜集、整理、上報經濟金融運行和貨幣政策執行情況的信息;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積極貫徹和落實貨幣政策;協調政府、銀行和企業建立良好的協作關係。

7.2.2加快和促進金融機構的改革與發展

1.加快銀行商業化改革步伐,建立利潤考核目標及相應的激勵機製

針對貨幣政策傳導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國商業銀行必須加快改革,排除商業銀行增加貸款的障礙,理順貨幣政策傳導機製。商業銀行的改革目標是:以利潤為目標,以成本為約束,以市場為導向,加快推進商業化進程,建立符合金融開放與發展的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製改造以後,必須按照權力機構、執行機構、經營機構和監管機構相互分離、互相製衡的要求,建立由股東大會、董事會、行(經理層)和監事會組成的銀行法人治理結構,有效地行使決策權、執行權、經營權和監督權。要真正按照現代企業製度的要求把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使所有者能夠在法律法規的框架支持下約束經營者,讓經營者能夠在正當經營的條件下,維護所有者的利益,並通過有效的機製防範所有者(或經營者)損害對方合法利益的行為。

商業銀行要在嚴格風險控製的基礎上,建立以利潤為目標,以增加有效貸款發放為手段的激勵機製,使商業銀行的自我約束機製與激勵機製相協調,提高其盈利性,增強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商業銀行要層層建立利潤目標和成本約束計劃,完善信貸管理方式,適當擴大基層行貸款審批權,給基層銀行一定的授信額度,充分調動基層商業銀行的積極性,保證經濟發展的合理資金需求。此外,商業銀行還要正確處理好防範風險與支持經濟發展的關係,既要防範金融風險,又要保證企業合理貸款需求。

2.推動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發展和改革

政策性金融機構是為了引導社會資金流向,促進資源優化配置,貫徹國家產業結構政策而由政府設立或者出資創立的金融機構。所以政策性金融機構是政府貫徹和實施其政策的工具,它與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業銀行不同,它所要獲取的主要是社會效益和國民經濟整體效益。

首先,我國政府應通過立法,進一步明確政策性銀行的性質和法律地位。國外有很多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政策性銀行的性質和職能,但是在這方麵我國是一個空白,時至今日,仍然沒有關於政策性銀行的法律法規出台。所以,政府應通過專門立法,有助於區分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並且在進一步明確政策性銀行性質和地位的基礎上,解決其運行體製、發展方向、經營體製、業務功能和作用等問題。其次,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性銀行的運營體製,使其麵向市場,遵循市場規則,承擔市場風險,接受市場檢驗,改變經營方式。同時,還要根據國際管理和現代銀行的一般規則,建立現代銀行的經營理念,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現代管理手段和技術手段,提供先進的金融產品和優質的金融服務,有效發揮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再次,隨著政策性銀行資產規模的擴大,應積極爭取國家財政的更多支持,及時充實和增加資本金,拓寬融資渠道,以提高抗風險能力。最後,政府應進一步完善政策性金融機構體係,新建和改建一批政策性金融機構,如:政策性住房銀行、教育銀行、農業保險銀行和中小企業銀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