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財務管理(1)(3 / 3)

股東財富最大化是指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帶來最多的財富。股東財富最大化又可演變為股票價格最大化。與利潤最大化相比,股東財富最大化有以下積極麵:第一,股東財富最大化科學地考慮了風險因素,因為風險高低會影響股票價格。第二,一定程度上克服企業短期行為,因為不僅目前利潤影響股票價格,預期利潤對股票價格也有重要影響。第三,股東財富最大化容易量化,便於考核和獎懲。但應該看到,股東財富最大化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它隻適合上市公司;隻強調股東利益,對其他企業關係人的利益重視不夠;股票價格受多種不可控因素影響,並非都是公司所能控製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財務管理目標是不合理的。

(三)企業價值最大化

將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隻考慮了股東的利益,對其他利益關係人利益考慮不夠。企業利益關係人除了股東之外,還包括企業債權人、員工、政府。債權人要求企業按照借款合同規定的用途使用資金,並保持良好的資金結構和償債能力;員工為企業提供智力和體力的勞動,並承擔一定的風險,因而要求得到合理的報酬、利益的保障;政府為企業提供各種公共服務,因此要分享企業的收益,要求企業依法納稅。

從上述分析可看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與企業多個利益團體有關,是這些利益團體共同作用和妥協的結果。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環境下,某一利益團體可能會起主導作用,但從長遠來看,不能隻強調某一利益團體的利益,而置其他團體的利益不顧,也就是說,不能將財務管理目標歸結為某一團體的目標。從這一意義上講,股東財富最大化不是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從理論上講,各利益團體的目標都可以折中為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和企業總價值的不斷增長,各利益團體都可以借此來實現他們的最終目的。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基本思想是將企業的長期穩定擺在首位,強調在發展中考慮問題,在企業價值增長中滿足各方利益關係。如果我們把企業利益比作一塊蛋糕,則蛋糕分屬於企業契約關係的各方——股東、債權人、職工等。從邏輯上看,企業財富一定時,各方利益此消彼長,而當財富增加後,各方利益都有所增加,各種契約關係人的利益都得到滿足,這又有利於企業財富的增加,實現財務管理的良性循環。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用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係,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最大。這一定義看似簡單,實際包含豐富內涵,基本思想是將企業長期穩定發展放在首位,強調在企業增長中滿足各方利益關係。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麵內容:第一,強調風險與報酬的均衡,將風險控製在可以承擔的範圍內。第二,創造與股東之間的利益協調關係,努力培養穩定性股東。第三,關心本企業職工利益,創造和諧優美的工作環境。第四,加強與債權人的聯係,重大財務決策請債權人參加討論,培養可靠的資金供應者。第五,關心客戶利益,重視新產品研發,滿足顧客需求,保持銷售收入的穩定增長。第六,講求信譽,重視企業形象。第七,關心政府政策變化。

四、財務管理的原則

財務管理的原則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必須遵循的準則,反映了理財活動的內在要求。

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一)係統原則

財務管理經曆了從資金籌集開始,經過資金投放使用、耗費,到資金收回、分配等幾個階段。而這些階段組成相互聯係的一個整體,具有係統的性質。為此,做好財務工作,必須從各組成部分的協調和統一出發,這就是財務管理的係統原則。

(二)平衡原則

這裏包括兩個方麵的平衡。一是指資金的收支在數量上和時間上達到動態的協調平衡,從而保證企業資金的正常周轉循環。另一方麵指的是盈利與風險之間相互保持平衡,即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必須兼顧和權衡盈利與風險兩個方麵,尊重盈利一般寓於風險之中的客觀現實,不能隻追求盈利不顧風險,也不能害怕風險而放棄盈利,應該趨利避險,雙方實現平衡。

(三)彈性原則

指在財務管理中,必須在追求準確和節約的同時,留有合理的伸縮餘地,以增強企業的應變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在實務中,常體現為實現收支平衡,略有節餘。貫徹該原則的關鍵是防止彈性的過大或過小,因為彈性過大會造成浪費,而彈性過小會帶來較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