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債權債務關係。這類財務關係有因資本不足而向商業銀行借款形成的資本借貸關係,有因購進材料、出售產品而與往來客戶發生的貨幣收支結算關係,有因延期收付貨款與往來客戶發生的商業信用關係等等。作為債務人,企業應當按債務契約的規定,及時支付貨款,歸還貸款,以維護企業自身的信用;作為債權人,企業在向其客戶進行信用銷售時,應當製定科學合理的信用政策,以確保債務人按期支付貨款。處理好這些財務關係,有利於加速資本周轉,實現資本運動的良性循環。
3.企業與國家稅務機關之間的財務關係
這是一種征稅和納稅的關係。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委托稅務機關向企業征收有關稅金,包括所得稅、流轉稅和其他稅金。作為納稅義務人,企業必須按照稅法的規定及時足額地繳納各種稅款。
4.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財務關係
這是一種內部結算與分工交易關係。一方麵是以企業財務部為中心,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單位與財務部門之間的收支結算關係,如向財務部門領款、報銷以及辦理收付款業務等,體現了企業內部資金集中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麵是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由於提供產品或勞務而發生的計價結算關係,它是在企業內部實行經濟責任製和經濟核算製基礎上確立的部門之間內部分工交易關係,它以內部交易價格為鏈條,以內部資金結算為依據,是一種以部門經濟利益為基礎的內部分工交易關係。
5.企業與員工之間的財務關係
這是企業向員工支付勞動報酬過程中所形成的利益分配關係。員工是勞動者,他們以自身提供的勞動作為參加收益分配的依據。企業應當根據勞動者的勞動數量和質量,向員工支付工資、津貼和獎金,正確協調員工與企業間的經濟利益關係。
(三)財務管理的內容
財務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籌資管理、投資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三部分。此外,企業財務管理還要對一些財務活動的拓展領域和特殊問題進行運作,如企業並購,財務失敗、重整與清算等等。
二、財務管理的特征
財務管理作為一項具有特定對象的經濟管理工作,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
(一)財務管理是一種價值管理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企業管理必須包括多方麵的內容,如生產管理、營銷管理、技術管理、勞動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等。它們有的側重於使用價值的管理,有的側重於信息的管理等等。財務管理區別於其他管理的特點,在於它是一種價值管理。財務管理利用資金、成本、收入等價值指標,來組織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價值的形成、實現和分配,並處理這種價值運動中的經濟關係。所以,價值管理是財務管理的基本屬性。
(二)財務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獨立方麵,又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企業各方麵生產經營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大都可以從財務活動中綜合地反映出來。而通過合理地組織財務活動,又可以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財務管理在企業內部管理的各子係統中,具有涉及麵廣、綜合性強、靈敏度高的特點。因此,財務管理是利用價值形式,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的綜合管理。
三、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又稱理財目標,是企業在特定的理財環境中,通過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所要達到的目的。財務管理目標是財務管理行為的目標導向,決定著財務管理的基本方向。
根據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論和實踐,具有代表性的財務管理目標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利潤最大化
把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有其合理的一麵。因為企業要取得利潤最大,就必須經濟核算,加強管理,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這些都有利於經濟效益的提高。但以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也存在以下缺點:第一,沒有考慮利潤的發生時間,沒能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第二,利潤最大化沒能有效地考慮風險問題,這可能使財務人員不顧風險的大小去追求最多的利潤。第三,利潤最大化往往會使企業財務決策帶有短期行為的傾向,隻顧目前的最大利潤,而不顧企業的長遠發展。所以,利潤最大化的提法,隻是對經濟效益淺層次的認識,存在一定的片麵性。利潤最大化並不是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
(二)股東財富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