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帝王心術(1 / 2)

“皇上,張尚書主管戶部以來,日夜為國事操勞,朝廷錢糧,幸有張尚書籌措……張家本是大族,有旁支子弟仗勢欺人,為未可知;若私通海匪,斷沒可能!海匪劫掠,每次張家皆受損嚴重……”周延儒第一個站出來挺張培舉。

作為首輔,掌管錢糧的戶部尚書沒本事,籌集不了錢糧,還幹個屁啊。

“臣附議。”溫體仁言簡意賅。

眾多官員盡皆是附議,指責趙炳良血口噴人,汙蔑尚書大人。

張培舉知道其他官員為他說話的目的,見崇禎高坐龍椅一直不吭聲,知道年輕皇帝心中懷疑,暗自後悔之前好幾次提出開海禁,拓商路以解決朝廷錢糧不足。

海貿都被官員瓜分,皇帝插手進來,搶了大家銀子,誰能讓張培舉好過?

“趙愛卿,朝廷給爾監察百官之權,非是給爾任意汙蔑他人的機會。縱使彈劾,何以為證?”崇禎不開口不行了。

如此眾多的大臣維護張培舉,讓他心中火氣更甚,語氣中卻沒有絲毫維護自己財政大臣的意思。

登基以來,他勵精圖治,想挽救大明江山,每日廢寢忘食,不敢絲毫懈怠。

當初剛登基為了幹掉魏忠賢的閹黨,崇禎不得不借助東林黨的勢力。

閹黨被滅,東林黨一黨獨大,朝堂上不斷逼迫皇帝任用他們的人,攻擊非東林黨官員,崇禎發現問題後,便扶持被東林黨打壓的浙黨,對於任何黨的人無差別攻擊的溫體仁更是讓他青睞有加……

帝王之術,也就是一個製衡。

依靠東林黨幹掉了閹黨,然後扶持浙、楚、齊等黨製衡東林黨,之前雙方鬥爭,年輕的崇禎看著倒還舒坦,可大臣們搞成鐵板一塊,他就不樂意了。

凡是群臣支持的,他這個皇帝就得反對!

沒理會張培舉的告老還鄉,崇禎已清楚,這是大臣常用來要挾他這個皇帝的手段,確實沒人可用。

“皇上,微臣聽聞傳言,定海縣張善祿逼迫定海富商沈得富寫下十萬銀的欠條,沈家有三萬逾期未還,被逼無奈以三千畝良田及家中祖宅抵債……”趙炳良把定海縣城張家跟沈家的恩怨拿到了朝廷上說。

眾大臣聽聞此番言論,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此事若是坐實,張培舉在劫難逃。

十萬兩啊,皇帝看著一萬兩,眼睛都會紅的。

“張愛卿,趙禦史所說可是屬實?”崇禎心中冷哼,張家的銀子,比他這富有四海的皇帝來得還容易啊。

伏在地上的張培舉心中起了殺心,不管趙炳良是誰的人,都得弄死才行。

這事情他不知道,以他對大哥的了解,完全有可能。

皇上問話,不能不答,委屈說道,“皇上,微臣距家鄉數千裏之遙,家族之事,並未過問。微臣為國為民,自家事務皆交由夫人打理……朝中諸位同僚莫不過如此。善祿乃長兄家三子。微臣未知情況,便為侄子開脫,是對皇上不忠。”

他不為張家之人辯駁,直接說不清楚情況。

態度很明顯,趙炳良以此彈劾自己,崇禎要拿此事說事,那就先找人去調查清楚情況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