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一見崇禎神色,心便沉下來了。
皇上要保周延儒,所以才讓羅成彈劾目前最不能動的戶部尚書,歎息一聲,隻能讓周老兒多留幾日。
不隻溫體仁想不到,羅成會彈劾跟這事情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戶部尚書張培舉,就連其他官員皆是想不到。
溫體仁跟張培舉都是浙江人,他卻非是浙黨。
崇禎元年,皇上下詔推選內閣大臣,資曆淺的溫體仁自己無望入閣,揣摩年輕皇帝心思,彈劾崇禎不喜歡的錢謙益受賄、結黨,無資格出任閣臣,讓皇帝高興了一把,隨後信任不斷增加。
溫體仁若要扶持某人,皆是先找其他官員提出,他再支持。若要陷害誰,同樣讓其黨羽彈劾,自己先在一邊說好話,然後故意說出崇禎忌諱的事情使得皇上發怒……
未經曆過多少事情的崇禎從來都沒有發現溫體仁的險惡用心。
崇禎剛登基,清楚朝廷朋黨勾結,那時候起,溫體仁便表現出一副隻忠皇上,任何黨的人看著不爽便會彈劾,說壞話,年輕的崇禎以為他跟別的官員不同,不結黨徇私,信任日重。
現如今,溫體仁風頭隱隱蓋過周延儒,不停發力,期待幹掉周延儒,自己成為首輔,今天這是最好的機會。
沒想到,關鍵時刻,羅成彈劾張培舉!
分明是擾亂視線。
崇禎對羅成投的那一抹讚賞的眼光,溫體仁看到後,便知道今日無法扳倒周延儒。
在一邊看熱鬧的張培舉,萬萬沒想到火燒到自己身上。
五月,鄭以偉、徐光啟並兼東閣大學士,成為內閣輔臣,張培舉的機會越來越大,自然不敢掉以輕心失去入閣機會。
外人皆認為溫體仁是浙黨,溫體仁有時候坑隊友也不過是為了轉移視線,逮著機會便攻擊浙黨,作為浙黨魁首的張培舉壓力可想而知。
浙黨是目前東林黨之外最大勢力,若拋開溫體仁這個被認為是浙黨實際不是的次輔,浙黨跟其他幾黨也沒多大差距,浙黨三品以上唯張培舉一個。
擔負浙黨扛旗重任的張培舉,一直小心翼翼,隻為成東閣大學士入閣。
哪想到現在屁都不放一個,還有人把火燒到他身上。
當即跪倒在地,腦袋趴在地上,委屈說道:“皇上,微臣冤枉。承蒙皇上厚愛,年前主管戶部,每日為錢糧之事焦頭爛額……”
其他人更是愣了,若說貪腐,說誰都說不到張培舉身上。
張培舉家中本是商人出身,腰纏萬貫,出手大方,崇禎讓他做戶部尚書跟他商人家庭出身有著很大關係,想要讓他解決朝廷錢糧危機。
眾人哪知羅成彈劾張培舉,而且還是在貪腐方麵彈劾,本就為了轉移注意力,得了皇上授意,讓眾臣不再圍攻周延儒。
大明崇禎朝一大特色就是黨爭為曆史之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多黨林立,一片混亂。
能看清局勢的都能爬上去,當然,能爬上去的,都得把敵人給踩下去。
高級職位就那麼幾個,下級官員想升職,自然得等位置空出來。位置不空,自己就想辦法把上麵的人拉下來騰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