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代語境下的中國水彩畫藝術(2 / 3)

借鑒油畫技法的水彩畫家,則巧妙地利用光影、體量、透視等手段,在描述質感、空間、光線方麵承襲油畫作品的細膩與渾厚。如王肇民的《紅壺》《仙桃》,陳朝生的《桔子》等作品,塑造畫麵色彩豔麗飽滿,如油畫般的凝固淳厚與強烈色彩感染力,擴展了水彩畫色彩的表現風貌。侯安智的作品《窗影》在色調和用光方麵既有油畫作品的強烈奔放,又保持水性的通透。陶世虎是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油畫技法的凝重精準基礎上,糅合了工筆國畫筆法的精妙細微,運用高超的繪畫技巧,將作品中的自然美感揮灑得淋漓盡致,將繪畫技巧推向了極致。代表作《生命》使油畫的色彩感受與水彩材料的運用相得益彰,顏色透明而充滿力量,創造了水彩畫表現技法的新高度。

吸收水印版的水彩畫家,畫麵呈現色彩單純概括的特點,如張英洪的作品《陶》及李建勳的《逐日》等作品,畫麵中黑、白、灰對比井然有序,顏色單純而概括,構圖形式講究精致,頗具版畫的意味和美感。

2.綜合材料技法的運用

為了拓展水彩藝術思維空間,挖掘水彩畫美感的表現力,許多當代水彩畫家更加注重新工具、新材料的運用,嚐試利用各種媒材來充分表現水彩語言,發掘材質的自身美學價值與水彩語言結合運用。新材料、新工具的研究運用,延伸了水彩畫的表現力,擴展了水彩畫藝術語言,使水彩畫的麵貌產生了驚人的變化。

老一輩水彩藝術家華紉秋為特殊技法表現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的大批作品,如《憶江南》《北塞》《大秋之後》等借助特殊調和劑和材料形成的肌理痕跡,在畫麵上表現出了簡練含蓄、概括、微妙的藝術效果,作品細節豐富變幻、難以琢磨、耐人尋味。

孫寧在布上創作的水彩畫則創造了另一種特殊效果。他的作品《城南舊事》1991年獲得了中國西湖美術節水彩金獎。為使布上水彩的肌理效果層次豐富,孫寧反複在布上利用漿糊、膠水、刷蠟、上色、揉擦等各種材料技藝來嚐試創新,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達到了理想的畫麵效果。坎勒的《森林的報告》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他在玻璃卡紙上作畫,利用美妙而斑駁的肌理效果,借助漆畫的語言表達形式、獨特的製作手段,創造出傳統水彩畫所達不到的視覺表現空間,呈現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繪畫風格。潘建濤的作品《趕集路上》利用水的流淌、噴灑、潑濺、幹濕並濟實現了畫麵中水色交融、明快流動的視覺效果。

水彩畫家對綜合材料的探索和運用,改變了人們對傳統水彩畫的審美,激活了水彩畫家的創造性思維,拓展了水彩畫的表現領域,推進了中國水彩畫藝術多元化向前發展的道路。

二、當代中國水彩畫的多樣形式表現

當代中國水彩畫正處在一個多元文化共存的時代,新的文化語境賦予水彩畫家的藝術審美和水彩畫創新的選擇和責任。藝術家需不斷地探索水彩畫創作,挖掘水彩造型語言,不斷湧現出富有表現力的水彩畫藝術新作,才能將水彩藝術語言不斷提升到新的高度。當代中國水彩畫家們的藝術創作,開拓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表現形式、表現方法等方麵,呈現出形式多樣的藝術特色。其表現類型主要有:

1.表現傳統寫實

寫實的水彩語言帶給人們的是真實、再現的美,以更貼近生活和直觀的含義表達在中國最為普及和深受歡迎,其表現風格同時代的要求和大眾的欣賞水平相適應。曆屆的全國水彩畫展寫實作品是占主流的,寫實代表人物關維興,是當今最具權威的水彩人物畫家。他的《初雪》曾獲得美國水彩展金獎。1998年創作的巨幅水彩人物畫《鄉情》以其精湛的表現技法,精心刻畫了幾十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表情神態各異、純樸動人的陝北農民形象。他逼真的寫實技巧和造型能力深刻地打動人心,可謂獨樹一幟。

趙雲龍是國內較有影響力的畫家之一,也是北方的傑出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初春的陽光》獲得全國第四屆水彩畫展金獎,作品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創作技藝精湛,善於多層次的細節表現,畫麵虛實相生、空間靈動、生意盎然、妙趣橫生。孟憲德是北方人文風情水彩畫創作的傑出代表,在當今水彩畫界也頗具影響力,其作品《上觀蒼宇》獲得全國第五屆水彩畫展銀獎,畫麵表現氣勢恢宏、雄渾深遠,水彩技術運用高超,注重光色輝映,給人以壯闊悠遠的視覺效果。

2.表達寫意傾向

寫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和藝術的美學根源,具體體現在對畫麵整體氛圍的渲染和烘托,注重畫麵語言之外的想象與共鳴,可以說,中國式審美模式的以一敘十的藝術效果是獨樹一幟的。許多水彩藝術家在傳統審美模式的熏染下,更將情感的表述和理念的寄托加入到水彩畫中,寫意即是重點突出意與境的深刻內涵,在繪畫中加入更多主觀意識對表現物象的整理和改變,在構圖、形象和畫麵組織上更強調個人思維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