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提升高師音樂專業學生執教能力的若幹對策(3 / 3)

(二)重視理論教學,優化課程設置

音樂專業學生教學技能的提高,依靠紮實的音樂理論知識和綜合知識基礎。高等師範院校應當加強對音樂專業學生的理論教學,優化課程設置,為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儲備打下良好的基礎。

1.合理設置理論課程,培養學生執教能力

高校音樂專業理論課指的是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音樂史論類課程和作曲技術理論類等課程。重點開展好基本樂理、視唱練耳、舞蹈、和聲等理論課程,改革傳統的不適應培養音樂教育者的落後教學模式,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好專業理論知識。在這些理論課堂上教師除了教授知識外,還應當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去教。技能性較強的學科如鋼琴、聲樂、即興伴奏,應增加一些相關的理論課,例如聲樂理論基礎,為學生打好理論基礎。增加音樂教材教法課時,使學生了解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基本理論、目的和任務,為了使學生將來走向教壇能對所完成的任務有了解。在平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例如範唱的能力、運用專業術語講解知識的能力、對他人的演唱進行指導和評價的能力。

2.加強學科融合,提高綜合素質

藝術不是孤立的,音樂教育也不能脫離其他學科獨立存在。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將來步入教壇打好基礎,就要在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基礎上重視其他學科的作用,加強各學科之間的融合。例如在教學中大力加強音樂理論課程與曆史、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社會學、文學等學科的橫向聯係,引導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巧妙地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來幫助自己更深刻更全麵地理解音樂知識。

(三)強化實踐演練,提升排練能力

教育教學理論必須要通過實踐活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驗證,從而轉換為教學技能。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應當在課餘時間多增加一些實踐活動課。師範院校的教學不能僅僅局限於講解理論知識,還應增加學生的教育見習和觀摩的機會,例如定期組織教育教學模擬試講,嚴格要求每一位學生站在講台後就應當把自己當成一名教師,大膽實施教學,管理課堂;同時還應經常帶領學生到中小學音樂課堂中觀摩學習或組織學生看一些優秀的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吸收前輩授課的優點,並充分了解中小學音樂課的教課方式和特點,為學生將來做好教育實習以及畢業後進行教育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

一名真正的音樂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能力教好每一堂音樂課外,更應該具備組織課外活動的能力。一直以來,音樂專業的學生都是在教育實習期間才能參與教學實踐,得不到較大的鍛煉和經驗積累。師範院校應當給每一位音樂專業的學生提供各種獨唱、合唱、伴奏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不足,鞏固所學知識。同時還要重點培養學生組織活動的能力,在課外組織一些文藝活動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有利於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獨立地開展開設鼓號隊、合唱隊、舞蹈隊等課外興趣團隊,並組織好每一場文藝晚會。

結語

音樂教育對學生進行的是審美感知教育,有著巨大的教育和陶冶作用,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學生智力的啟迪、人格的塑造,培養全麵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有著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高師音樂專業學生是未來音樂知識普及者、教育者中的中堅力量,因此提升音樂專業學生執教能力迫在眉睫。筆者認為,音樂專業學生應當在掌握好自身專業素質的同時了解一名音樂教師須具備哪些基本技能,在步入教師工作崗位後,要善於總結,找出自身的缺點與不足,業餘時間主動與有經驗的教師討論並學習前輩教師的教學優點,從而完善自身的執教能力,為中小學的音樂教育做貢獻。

(注:本文為《地方本科院校聲樂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RKJGY1312)

注釋:

①李雁等.挖掘音樂教學中的情感力量[J].梧州學院學報,2007(4).

②靳曉莉.論新形勢下高師音樂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培養[J].菏澤學院學報,2011(2).

參考文獻:

[1]李鴻雁.音樂劇與音樂課[J].中國音樂教育,2007(3).

[2]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2011(9).

[3]全日製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J].中國音樂教育,2009(1).

[4]鄭太年.學習環境的理論基礎[M].任友群,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5]齊易,張文川.音樂藝術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

(責任編輯:曹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