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仁“米塑”藝術的文化提升(2 / 2)

當下,民間木版年畫、戲曲藝術等已經成為眾多設計師融入現代時尚設計的重要題材之一,通過傳統藝術與現代時尚設計相結合,營造出一種中西碰撞或新舊交彙的全新視覺盛宴,從而形成一種國際性質的符號語言,既能代表真正的中國文化,又能帶領世界時尚文化。針對安仁“米塑”的再創造,同樣可以運用多樣性的表現手法進行設計創作。例如在“米塑”作品創作中加入各種裝飾技藝,使其視覺效果凸顯現代人的審美格調,可以運用在裝飾畫、家具設計、家居工藝品設計中;或者在產品包裝中,配套製作米塑的材料工具,在欣賞米塑工藝品時也如同走進了一個小型的手工米塑作坊,在包裝中附上產品說明書,使用者可以通過說明書清楚地了解安仁“米塑”手工製作工藝的方法;同時,自己也可參與其中,真正體驗到創作的樂趣。(轉第頁)(接第頁)使產品的衍生性具備極好的工藝操作性和想象空間。下麵筆者以安仁“米塑”融入中國民間泥塑藝術為例展開說明。

1.融入中國民間泥塑的彩繪圖形元素

中國民間泥塑的最後一道工序即是在泥胎上進行色彩的附著,很多是用彩繪圖形來完成的,圖形一般由創作者即興創作,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極具象征性。將這種富有寓意、象征性的裝飾圖形應用在安仁“米塑”的圖形設計中,也是將中國民間泥塑藝術的元素拓展到安仁“米塑”的創作中,使其具有了更廣的創作空間。

2.融入中國民間泥塑的色彩元素

中國民間泥塑在色彩運用上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其色彩講究對比的強烈性。泥塑除了采用原形態上使用的色彩之外,還會依據其造型所賦予的象征性與色彩的寓意性進行創作,使其色彩的應用上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安仁“米塑”在色彩設計上也可運用借鑒的手法,把中國民間泥塑色彩元素融入創作中。當然,安仁“米塑”作為民間傳統藝術品,在進行新的藝術融合時,首先應該考慮到當代人的審美需求與傾向,在色彩的應用上同樣需要傳統與現代相互融彙的色彩元素。

3.融入中國民間泥塑的造型元素

安仁“米塑”和中國民間泥塑兩者具備相似的設計準則。安仁“米塑”在造型設計上講究抽象、中庸、藝術性,而中國民間泥塑在造型設計上同樣也具備誇張的藝術風格、較強的地域特征和民族個性,雖然二者在造型設計上已經形成統一的程式,但各自又具有不同的風格特征,在極具濃鬱的東方色彩的裝飾性和藝術性上,安仁“米塑”的造型設計恰恰也需要個性和誇張的表現,當然誇張和個性化的營造是需要多方位的,如果將兩者聯係起來看,安仁“米塑”造型設計的準則就是作品藝術化和個性化的共通點。

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到:設計思想是與時俱進的,能夠指導設計有新的表達方式,並創造出“未來之時”。而豐富的“創造力”是“設計”最重要的動力源泉,無論是針對環境設計、建築設計、工業設計領域還是平麵設計領域,都是當下最主要的“藝術形式”。設計是為人服務的,是社會大眾的獨有藝術,而安仁“米塑”源於民間藝術,是民間手工藝的一種,二者之間存在著許多相通之處,安仁“米塑”要找到一種新的藝術表達形式,重新設定自己新的生存環境,隻有將兩者緊密聯係起來,才能在視覺語言世界裏創造出新的天地。

總之,民間“米塑”藝術是值得當代人學習和借鑒的典範,它可謂是一部世俗文化的教科書,具有極其重要的人文價值,是中國民間文化的濃縮。

參考文獻:

[1]趙農.民間藝術概論[M].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2]張勝冰,屈小青,鄒龍.民族藝術與文化產業[M].北京: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9.

[3]王曉.讓民間藝術成為新的文化產業[N].中國文化報,2002.

[4]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

[5]王連海.民間玩具圖形[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湖南郴州湘南學院

(責任編輯:賀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