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又是一年過去。
值得一提的是,大蒼王朝建立之後,便不再采用以前的紀年法,而是直接以年份做代替。
今年,就是大蒼曆二年。
楊沐依然還是一個生精猛虎的年輕人,後妃中修煉有素女功的女子,也沒見多少老態。
二十年過去了,從一個偏居一隅的小國,再到一個統一而龐大的大蒼王朝,若非大部分人都親自經曆,任誰也不敢相信。
天下初定,百姓們安居樂業,大蒼王朝獲得了老百姓的廣泛好感,也獲得了一致愛戴。
隻不過,朝廷的十二部中間,有一批官員由於年紀老邁,親眼見到了大蒼王朝的建立之後,逐漸升起了一股隱退之心,有一大批的官員在這兩年來病逝或者辭官,朝廷也給予了一定的補償和認可,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圓滿的結局了。
這其中,就有兵部尚書葛烈,外交部尚書嚴正,商務部尚書秦長風……等等,至於禮部尚書王膺,本是朝廷的一個另類,本來在十年前就該致仕的,但是考慮到其是舊貴族的代表,所以朝廷一直允許他在家修養,仍然掛著職,這麼些年來雖然偶爾拄著拐杖參加一些重大慶典,但是也如同擺設一般,所有的權力和事務,都交由了幾個侍郎在處理。
就在半年前,早已經渾渾噩噩多時的王膺,便在家中溘然長逝了。
楊沐特地下了聖旨,追封其為公爵。
至此,當初楊沐鞏固皇權,贏得宮變之後,兩位順勢元老範宏濟和王膺,都已經逝世。
蒼國立國之初的舊貴族中,在朝中所占的高官比例,進一步下降,也就還有一個陳家的陳佑還擔任著工部尚書,算是舊貴族中的代表人物。
不過,讓楊沐頗為唏噓的是,王膺在臨死之前,也如同當初的範宏濟一樣,留下了一封諫書,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建議改革功勳爵製度的。
這在楊沐看來,就覺得十分的感慨。
想當初,舊貴族是功勳爵製度最大的反對者,如今卻是為了功勳爵的完善,操碎了心。
並非是功勳爵有利於這些大家族,而是這個時候,舊貴族與大蒼王朝的命脈,都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當這些功勳元老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對國家和天下的情懷,最為真摯純樸。
本來,早在幾年前楊沐就曾經思索過功勳爵的問題,那個時候範宏濟的一封諫書雖然造成了很廣泛的影響力,但是當時正值戰事激烈的時候,楊沐也不能在敏感的時候,觸碰功勳爵這麼一個敏感的東西,未免動搖軍心,所以他並沒有在朝堂上探討這個問題。
不過,如今天下已經安定,是時候該多思考一下了。
當初,蒼國的功勳爵製度並非不好,相反還改革力度非常之大,可以說是蒼國軍隊的一個製勝法寶,如今要改革調整,也並非是過去的製度存在問題,而是今時不同往日,就算是再好的製度,也會因為時過境遷,而變得有所不同。
在大蒼王朝建立之前,功勳爵製度是非常好的,對將士的激勵作用非常明顯,因為隻要一些小功,就能得到很高的爵位。
但是,一統天下建立了大蒼王朝之後,就顯得有些不太好了。
可以將它形象的比喻成曆史上的秦國和秦朝,前者主要是進攻和開拓,後者主要是守成可治理天下,前後製度肯定要不一樣,但是秦朝偏偏沒有,攻守之勢發生了變化,但是對待天下百姓的態度卻還是一樣的,這就發生了係統性的錯誤。
之後,一處處漏洞接連爆發,一個強大的帝國在短短時間內,分崩離析,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