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到了阮國這裏,密信就來了,還特地叮囑要生擒,要仔細照顧不能怠慢。
阮國,與其他的國家有什麼不同?
難道,就因為阮國皇帝是個女的?
司馬宏左右覺得沒猜到點子上,便也不深究了,為了不耽誤時間,立即命人抄寫了幾份皇帝親筆信,飛送給了麾下幾員大將,囑咐他們不能驕躁奪城。
月餘之後,一支五百多人的文官隊伍乘坐馬車,進了福安城。
晚上,司馬宏舉行了軍宴,派這五百文官進駐各座奪來的城池,守境安民,意在通達政事,接掌要害府庫並謀定郡縣設置,不使貢獻的阮地陷入到混亂無治之狀態。
司馬宏心裏知道,阮國的覆滅已經是鐵定的了,阮國是魏國的一個唇齒屏障,理清阮國的根基,天下幾乎就要大定了,接下來切斷阮魏兩國的聯係,以如今蒼軍的勢頭,要想在一年之內滅了這兩個國家,並不是什麼特別難的事。
……
大年過後,阮城陷落了。
阮城不是被攻破的,而是在蒼軍的威勢之下自己坍塌的。
麵對各方的夾擊,阮國腹地的阮軍沒有一個像樣的大將領軍防守阮城,更兼前線主力大敗的消息迅速傳開,阮軍頓時亂得沒了章法。
事實上,阮軍主力潰敗之後,仍然能夠重新集結出三十萬左右的大軍,這股軍隊就算是不能夠與蒼軍正麵對抗,但是阻擋幾個月不成問題。
若是阮國廟堂清明,在蒼軍開進之初立即將全部阮軍集結,交由有能力的大將對抗蒼軍,阮軍在兵力上並不差多少,還占據地利的優勢,蒼軍滅阮實在是一件難事。
然則,阮國政事昏昧,自從蒼軍一路高歌猛進後,阮國朝堂就陷入了主戰派和主降派兩方的交鋒,相持了一個多月,便是阮國女帝都一心隻在平息內部紛爭,避免那些掌權的皇族分裂發難,不奉詔命不受調遣。
此間全部原因,在於阮國多年的政治格局,以及蒼軍故意利用了輿論,宣傳擴大戰果,加劇了阮國上下的恐懼心理,所以蒼軍的幾路大舉猛攻之時,阮國內殘餘的阮軍依然陷於一盤散沙之態勢。
便是在此時,武國也有了反應,似乎是明白了蒼國的大勢,也算是一種表忠心之舉,一邊給蒼國覲獻國書,一邊派兵咬住了阮國的北部邊軍。
本來,阮國北部的各路府兵以及鎮守在武國邊境上的邊軍聞訊後,是想要南下勤王的,但是這一下,被武國軍隊死死咬住,根本動彈不得,反而經過幾次交戰後,還被截殺擊潰了一部分軍隊。
所以,到了開春之時,阮城的外圍駐軍城邑全部被蒼軍占領,幾乎沒有一座城池做堅壁防守。
如此,蒼軍如同無孔不入的水流利劍,一下子就將阮城淹沒。
阮城事實上已經成為孤立無援的島城。
阮城被破後,包括阮國女帝阮采蕊在內,大部分不想投降的世家貴族,都攜卷金銀等西逃了。
西逃,當然不隻是逃命,更重要的是要凝聚人心,尋求再戰。
同時派人遊說武國,聯係魏國,做最後的掙紮。
便是這個時候,阮軍僅存的一名大將阮西瓊,秘密給司馬宏寫了一封信,以皇室的身份對蒼國投降,但是作為條件,要讓蒼國封其為王,如此可以倚仗大軍,挾持阮國皇室上下,一起歸降蒼國。
這意味,很明顯。
阮西瓊此人,當初在伐晉之戰的時候,還是剛剛顯名,被阮阜寧壓著一頭,算是比較低調。
寧莫率領大軍在前線潰敗之後,他便是阮國內殘存不多的大將之才。
因為皇室身份,他自然成為了統兵之人,負責抵禦蒼軍。
然而,此人這一封信,明顯是要將阮國皇室給賣了,換自身一場榮華富貴。
或者說,他想要奪取原本蒼國準備給阮采蕊的待遇。
而且,野心更大,他想要王爵!
要知道,蒼國這些年以來,還從未有授予過王爵,便是朝中資曆最老,如今依然兢兢業業在前線指揮戰事的衛忠全,也隻是一個公爵而已,還是沒有封號的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