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謀劃(1 / 3)

——二合一,四千字大章——

…………

戰爭節奏,這一點在衛忠全看來,是非常重要的。

本身,不惜代價,高強度的攻打範國,就是為了贏得戰爭節奏,為整個蒼國的勝利,多出一份力。

真等一整套程序下來,拖慢了節奏,也就違背他的初衷了。

左思右慮,衛忠全還是決定,不理會範國皇帝的投降,繼續接收其他的城池。

當然,為了防止範國皇帝有太強烈的抵抗,衛忠全仍然讓範國皇帝的降書呈遞,給他一番希望。

對此,範國皇帝範增隻能苦笑無奈。

因為,當務之急,範國已經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資格。

要知道,所謂的統治無外乎三個方麵。

其一,是錢財權利。

其二,是軍事武力。

其三,是律法。

紙鈔崩潰,朝廷等於是失去了財政大權,軍隊又折損殆盡,亂世之中,人人自顧不暇,哪裏還管什麼律法?

所以,範國朝廷也差不多算是崩潰了。

五月底,衛忠全調集了十萬大軍,從範國進軍,北擊莽國。

頓時,莽國也陷入了東南兩線作戰。

不過,青龍軍團並沒有急躁地進攻,因為大軍開進了範國之後,也遠離蒼楚大運河,後勤方麵難以補充,自然是要先穩定後勤才是。

這個時候,他才體會到之前蒼國君臣是怎樣的焦頭爛額。

因為,紙鈔臨近崩潰,很多百姓都不願意以一比一的方式,售賣貨物。

原來賣一塊錢的東西,現在要兩塊錢才能買到。

事實上,貨幣並沒有減少多少,但是貨物的價錢卻上漲了一大波,究其原因還是百姓的一個避險心理在作祟,大家都不想拿自己手裏的東西再賣出去,尤其是糧食之類的。

衛忠全也沒辦法,所以隻能是下令從楚地調集糧食過來,範國內隻是小規模的征收糧草,作為一個補充。

戰線……太長了。

範國戰敗投降的消息,引起了天下一大震動。

而且這個震動,絲毫不亞於當初紅衣大炮的問世。

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阮、魏、晉三國在充當攻打蒼國的主力,南邊的範國和莽國,一直與青龍軍團對峙,各國都下意識的默認,南邊一直保持著平衡,關鍵的決勝局在北邊,還是需要阮、魏、晉做一個主導的。

蒼國對晉國和康國宣戰後,這種思想就更甚了。

可萬萬沒想到,蒼國通過操作紙鈔,讓各國陷入混亂,範國遭受重擊,莽國自顧不暇,青龍軍團趁機大舉進攻,拿下了範國。

大家發現,本來說好的六國攻伐蒼國,但是打著打著,雲國被滅了,現在範國又被滅,六國之中僅僅剩下四國……

這說明什麼?

大禮王朝的江山,已經有了一半都被蒼國拿下!

諸國的勝算,是越來越小了。

心焦,是諸國君主最普遍的心理,阮采蕊更是焦頭爛額,作為最強的國家,國內雖然也挺亂,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平息,已經能夠把握住了。

但是,其餘的幾個國家呢?

唇亡齒寒。

她最擔憂的,是莽國能不能撐住。

於是,在得知了青龍軍團揮軍北上,劍指莽國的第一時間,她便派兵前往莽國增援,力求在阮、魏、晉三國的戰鬥結果出來之前,讓南邊不發生什麼戰亂。

六月,青龍軍團揮兵攻莽,分五個關口,對莽國南境的一係列陣線,進行了猛攻。

同一時間,歸義軍團對秦堪率領的晉軍,也展開了進攻。

康國境內,烽煙再起。

與此同時,蒼國朝廷也再次調派了二十萬府兵,開進康國境內,與秦堪的三十萬晉軍,分庭抗禮。

有了二十萬府兵的相助,歸義軍也是如魚得水。

形勢逆轉!

也到了此時,阮魏晉三國才真正醒悟過來,蒼國到底打的什麼主意。

聲東擊西!

一方麵,蒼國的白虎、朱雀、玄武、麒麟四大軍團,竭力與三國軍隊周旋,似戰未戰。

一方麵,卻在範莽兩國,與康國戰場上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