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紙鈔的陰謀(1 / 2)

晉國連番禁令,甚至是官府派兵巡邏,也都收效甚微。

這要歸結於過去這些年,兩國繁榮的貿易。

第一,金錢滋生腐敗,這些年晉國與蒼國貿易,邊境市場可以說是油水十足,所謂官商勾結,各大商隊與當地的官府都都有見不得台麵的關係。

就算是抓到了走私,一番運作之下,雙方各取所需,自然平安無事。

有些官員,則是有把柄被抓在商隊手裏。

或者說,大多數的走私商隊,本來就有官府層麵的勢力參與,趁機撈錢罷了。

第二,就是交通方麵了。

這些年來,由於大量的通商貿易,兩國邊境的互市市場簡直是多如牛毛,道路數不勝數,官府要是打擊起來,根本無法麵麵俱到,就像是端著一杯水去救一場大火,在巨大的利潤麵前,那些走私商隊根本不怎麼在乎這點風險。

第三,就是避險心理。

蒼國和晉國都已經互相宣戰,在晉國商人的心中,晉國的贏麵並不是很大。

如果晉國輸了,那麼手裏捏著一大把的紙鈔,依舊可以在蒼國大搖大擺的生活。

如果蒼國輸了,那也沒什麼,畢竟上麵還有一群世家貴族頂著,並不需要擔心紙鈔被廢。

人都有趨吉避凶的心理,晉國商人更不例外,手裏捏著實實在在的紙鈔,心裏才不會慌。

晉國如此,康國更甚,隻是因為兩國邊境在打仗,所以物價便漲得慢一些。

到了三月底,物價的上漲就到了一個十分恐怖的程度,以米價為例,晉國的米價已經漲到五倍,鹽鐵的價格也漲了三倍多,其餘的各項物價也隨之而漲。

晉國的城內,饑民和暴亂激增。

朝廷也是愁雲慘淡,眼下還沒到四月,距離糧食收割還有幾個月,糧食已經稀缺到了如此地步,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再過幾個月豈不是要翻天?

與此同時,阮國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

隻不過,在阮采蕊的授意下,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譬如,三申五令之後,世家大族的米糧生意很多都停歇了,在官府能夠影響到的範圍之內,與武國的生意也停了,錢糧交易比半個月前,少了很多。

但是最後卻發現,米糧價格的上漲,並沒有因此停歇。

一番調查研究之下,阮國朝廷這才發現,問題出在了紙鈔上。

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新的紙鈔!

這些紙鈔,很大一部分是全新的,而且麵值全都是一百!

年份上,標記的都是太鼎二十年!

這些紙鈔,其中一部分是走私糧商引進來的,一部分則完全追查不到源頭,似乎是憑空出現。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朝廷負責追查紙鈔來源的人,在一個小城裏看到,有人提著一袋袋的紙鈔,在街上布施行善,還一邊講故事,宣揚蒼國繁榮強大的思想。

層層彙報,最後傳到了阮采蕊的耳朵裏。

想了一夜之後,阮采蕊驀然想通了一件事,出了一身冷汗。

當初,蒼國剛發行大蒼幣的時候,她也是在場的,為此蒼國還建立了一個邦國貿易聯盟,推行大蒼幣結算,之後蒼國全麵廢止了白銀交易,同時允許各國小規模兌換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