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敵軍?
這怎麼可能!
該不會有伏擊吧?
聯軍心中生疑,但是又經不起奪城的誘惑,也隻能繼續前進了,同時派兵駐紮在主要的城池,萬一出了什麼狀況,也算是給自己留了一條退路。
一百一十萬的大軍,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便因此駐兵之事留下了四十萬人,主力部隊隻剩下了七十餘萬。
在抵達陳步關下的時候,經過一打聽,晉軍還真的在沿線外圍城池中,布置了一些兵力,隻不過數量不多。
一時間,公孫止隻能苦笑。
秦堪不愧是晉軍五大將軍之一,擅長防守之名果然不是虛的,竟然用區區兵力,拖住了他聯軍的四十萬軍,原本晉軍因為回防抵禦蒼楚聯軍所缺失的劣勢,也因此彌補了。
七十萬聯軍,對戰據險而守的六十萬晉軍,一時間僵持住了。
此時正是初春,說冷也不冷,大軍便在陳步關十裏之地駐紮下了。
隻不過,如此一來糧草消耗便是大問題。
特別是阮國,在駐紮了十幾天之後,便開始焦躁不安,阮軍統帥阮阜寧幾次去帥帳中與公孫止商議,要商討該如果取下陳步關。
……
與此同時,蒼軍也麵臨著這個問題。
倒不是大軍被阻隔了,實際上在強大的攻城車麵前,蒼楚聯軍並不怕什麼關隘。
大軍麵臨的主要問題是,一方麵要分兵留守被占領的城池,一方麵又陷入了糧食短缺的境地。
因為現在,除了蒼軍之外,三十萬楚軍也要消耗大規模的糧食,而且根據接到的消息,雲國的二十萬大軍也已經進入了徹國,準備前來與聯軍彙合。
一旦到了蒼國的勢力範圍,其糧草肯定是要由蒼軍來負擔的。
雖說,楚國與雲國在戰後肯定會支付購買蒼國糧草的銀錢,但是問題是,蒼國目前的糧食負擔也很重要呀!
畢竟,糧食這東西是一年又一年從地裏種出來的,並不是有銀子就一定能買到。
徹國和晉國,因為在籌備大戰,去年就官府就派兵在民間征集糧草,百姓家裏基本上是沒有多餘的米糧了,沿途經過的很多座城池中,百姓們都要靠雜糧支撐,上山弄野味野菜,下塘下河捕捉泥鰍水魚,這些百姓們自己都夠嗆,大軍就算是想征集糧草,都十分的不容易。
除非是硬生生的搶奪和屠殺。
但是,屠殺是萬萬不可的,楚軍倒是有這個意思,但是司馬宏早已經將這些地方視之為蒼國土地,將這些百姓視之為蒼國臣民,如何能同意?
於是,隻得花大價錢從蒼國內收購了。
這也造成了,蒼國內的糧價和米價飛快上漲,就連製作方便麵和壓縮餅幹的麵粉,價格也直接漲了一倍多。
好在,百姓們都對朝廷比較有信心,也很支持對晉國的戰事,倒是沒有在民間造成太大的動蕩。
三月,二十萬雲國大軍,從蒼國的西北部,直接穿插進入了晉國,與蒼楚大軍會師成功。
蒼楚九十萬聯軍,直接變成了蒼楚雲一百一十萬大軍。
很巧合的一個數字,無論是魏國率領的四國聯軍,還是蒼國率領的三國聯軍,都是一百一十萬。
再加上楚國在王畿的七十餘萬大軍和徹國內的二十萬蒼國青龍軍,這就是整個伐晉聯盟中的總兵力。
……
四月,戰事已經膠著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