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常說的有南拳和北腿,少林武當功,曆史上的陳真等武林男兒為中華武術揚了名,震了國威,使那種耀武揚威的國外大力士們感到懼怕,心生寒意,畏懼三分。東亞病夫的喊聲減少了,中國人有了自己的底氣:我們中國人行!我不訛你,你也別欺負我。我們中國人就是這樣的剛正不阿!
秦歡慶的功夫是跟嶽父和幾個師叔們學的,由於他的認真和努力,師傅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他,並再三告誡他:“再忙不要忘了練功夫。”就是這很普通的一句叮囑,秦歡慶知道師恩難報,每天聞雞起舞,沒有停止,也沒有間斷練習師傅交給他的每一招每一式。即使在和媳婦因為一點考驗要幾千塊錢鬧得不愉快的時候,他也每天堅持著練每一招每一式。在和媳婦和好後,練習著對打。在媳婦懷孕後又變成了單練。在兒子出生後又逐漸恢複,風雨無阻。後來又教兒子練,無論幹瓦工活有多累多忙,每天仍堅持練習。爭取功夫的提高。有時,媳婦見他汗流浹背讓他休息,他仍然在堅持:“曲不離口,拳不離手,不練習不就忘記了嗎?”左虹支持他,:“練,繼續練,練出你的本事,創造出你的功夫。”然後又陪練,誰又能知道他們一家三口在不停地練習著武功呢?練習的場地是自家的大院子,父母雖然有時覺得聒耳,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任由他們踢打廝殺。兒子兒媳也向父母解釋:“你們睡你們的,我們練練腳腿,不得麻木。”就這樣秦歡慶每天按時帶著妻兒練功,從來沒有間斷過。
漫長的十年浩劫結束後,教育的春天,科學的春天相繼到來,學習知識到了從未有過的熱度,除了回家開設各類學校外,一些有識之士出於對教育的熱愛和重視也辦起了私立學校,為國家培養人才奠基。左虹的叔叔左秋收也這方興未艾的辦學熱潮中在縣城租了房子辦了所武術學校。武術學校對於正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青少年來說,確切地說是文武兼顧的全功能學校,既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也學習武術的基本功,使孩子們在學校裏得到全麵發展。這類學校的文科老師比較好招聘,想招聘有全麵武術功底的中青年教師就難了。常言說:師傅不明弟子弱,沒有好的教師,沒有一桶水對一杯水的知識差的教師,怎麼能教好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奪冠呢?左秋收首先想到侄女左虹和侄女婿秦歡慶。雖然他們已年過三十,也又有了孩子,可是,憑他對他們夫妻的了解,完全可以勝任最基本的散打,擒拿,格鬥,摔跤等一些教學任務,弘揚中華武術。他以走親戚的名義找到秦歡慶和左虹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對於文武雙全的叔叔的這種做法,秦歡慶夫妻是支持的,他們知道叔叔的底細,不光以前在外出賣藝時武功令人叫絕,還寫的一手好字,當過代課教師,是教育的行家裏手,不是無的放矢的盲目行為。在問了各方麵的辦學條件後,秦歡慶為難地說:“叔,我的父母現在還都健健康康的,跟隨我弟弟和弟媳婦生活也行,隻是我……別管大小也是個村幹部,同時又帶著一幫兄弟姐妹趕著蓋房子的活,要是辭掉這些去跟你幹教學生的活,我勝任不了。不用我說你也知道,我從小就調皮,喜歡蹦蹦跳跳,踢踢打打的,父親見我上學不能學好,不能有什麼出息,就把我送到你們那裏跟著你和幾個長輩學習幾套要飯的買賣,在賣藝場上亮一下三腳貓的功夫混飯吃。我自己識的字都不多,怎麼能夠跟你一塊到學校教學生?那不是哄人家孩子誤人子弟嗎?我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