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遊錦繡黃山 品水墨徽韻(2 / 2)

黃山溫泉,品位超群。古人題詠:“嵩陽若與黃山並,猶欠靈砂一道泉。”溫泉水主要特點是常溫42℃左右,可飲可浴可祛病,是富含重碳酸鹽的淡溫泉,不含有害物質,可以泡茶釀酒,並對皮膚、關節和神經方麵的疾病有較高的醫療價值。黃山溫泉已有1000多年的開發曆史,據清《黃山誌定本》記載:唐大曆年間,新安刺史薛邕“於湯泉築室,俾疾者入浴,輒瘳。自是,靈泉始有專蓄矣”。唐末著名詩人杜荀鶴聞黃山有溫泉之勝,獨攜瓶缽探尋,留有詠湯泉詩,曰:“聞有靈湯獨去尋,一瓶一缽一兼金。不愁亂世兵相害,卻喜寒山路入深。野老祭壇鴉噪廟,獵人衝雪鹿驚林。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膚語洗心。”1979年7月鄧小平視察黃山時,欣然題詞:“天下名泉”。

黃山冬雪,攝人心魄。黃山四季皆勝景,冬雪堪稱最銷魂。隨著黃山冬季美景不斷為世人發現和認可,如今人們把冬雪稱為黃山“第五絕”。每到嚴冬,皚皚白雪,遍鋪峰巒。“一夜寒風起,萬樹銀花開”,到處銀妝素裹,冰雕玉砌,置身其間,仿佛進入撲朔迷離的童話世界。明人潘旦遊後曾讚歎:“玉柱撐天,瓊花滿樹,恍入冰壺,不知人世複在何處。”今人冬遊後也發出感慨:“處處路通琉璃界,時時身在水晶宮。”

強化資源保護 建設美麗黃山

多年來,黃山風景區始終按照“嚴格保護、統一管理、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工作方針,立足於保護,精細於管理,著眼於創新,造福於人類,大力實施“資源保護提升工程”和“低碳景區建設工程”,逐步構建了森林火災防控、古樹名木監管、鬆材線蟲監控和生態環境監護“四大保護體係”,有效維護了遺產資源安全,實現了“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截止2014年底,黃山風景區已經實現35年無森林火災。黃山風景區率先在全國同類景區當中實行定點吸煙、執行野外用火審批製度、全麵禁燃禁放、建立“全山、全年、全員”森林防火機製、建成高山防火水網等。

圍繞“節能”和“減排”兩大主題,黃山風景區實施“山上做減法、山下做加法”和 “山上遊、山下住”戰略舉措,控製山上常駐人口和接待床位數,有效減少了景區水資源使用量和汙水排放量。

黃山風景區定期對古樹名木進行病蟲害調查與防治,製定《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技術規範》,對重點古樹名木確定技術和日常管護責任人,實施“一樹一策、一樹一冊”的保護舉措。成立“黃山風景區古樹名木保護專家組”,定期對列入技術檔案的136株古樹名木進行體檢會診,並根據會診意見開展古樹名木保護複壯工程;構建完善的古樹名木“日常監測、專家谘詢、安全守護、應急應對”四項綜合保護體係,建立了古樹名木圖文數據庫管理係統及分級保護製度。

黃山風景區投資6190萬元建成寬4公裏、長100公裏環黃山生物隔離帶,投資9587萬元,實施了以保護黃山鬆為內容的“鬆材線蟲病三道防線建設項目”;與毗鄰區縣建立聯防、聯控、聯動的“三聯機製”,拓展聯防範圍、擴大防控效果,確保黃山鬆林資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