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遊錦繡黃山 品水墨徽韻(1 / 2)

遊錦繡黃山 品水墨徽韻

文化

作者:餘盛明 鄔豔

“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黃山被世人譽為“人間仙境”“天下第一奇山”,與長江、長城和黃河同為中華民族的象征。

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原名黟山,唐朝時更名為黃山,取自“黃帝之山”之意。黃山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是山嶽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神奇秀麗的風光令無數遊客流連忘返。在核心景區160.6平方公裏內分布有溫泉、玉屏、北海、鬆穀、雲穀、釣橋六大景區,每個景區特點各異、風光無限。溫泉景區又稱桃源仙境,區內山水景觀與古樹名木相互彰顯,“亭台樓閣”與摩崖石刻水乳交融;玉屏景區內雄山怪石、奇鬆險壑、摩崖古刻,黃山最高峰——蓮花峰和黃山最險峻的峰——天都峰都在玉屏景區內,此處更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麵”之說;北海景區則是以峰為體,彙集了塢、台諸多奇景,青鬆白雲相互交融,構成一幅奇幻的天然畫卷;鬆穀景區內溪水淙淙,秀池麗潭、幽泉清瀑,深穀中的“鬆穀草堂”等古建築,則給這靜謐的幽穀增添了幾分文化底蘊;雲穀景區內山巒重疊、溪穀蜿蜒、雲霧吞吐、群峰環繞、翠竹如海,黃杉茶樹,處處入畫;釣橋景區幽靜古拙,氣候類型獨特、植物垂直分布明顯,穿越時空夢幻的西海大峽穀也在該景區內,“千峰劃然開,紫翠呈萬狀。”峽穀內美趣紛呈、奇鬆林立、怪石遍布、峰巒簇擁,是個尋奇探幽的理想場所。

觀自然之奇 賞黃山五絕

走入雄奇幻險、涉目成畫的六大景區,隨處可見奇鬆、怪石,而變幻無窮的雲海又為黃山增添了靈氣和仙氣,號稱天下名泉的黃山溫泉更是讓人感到溫暖而舒適,將黃山裝扮成琉璃世界的冬雪更是惹人憐愛。無怪乎,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享譽海內外,讓無數遊客為之驚歎。

黃山奇鬆,千姿百態。黃山鬆是植物學上一個著名的獨立品種。它和其他鬆不同,大多不滋生於土,而盤根於危岩峭壁之中,挺立於峰崖絕壑之上,破石而生,蒼勁挺拔,虯枝盤結。那姿態美得奇,又奇得絕。著名的有迎客鬆、送客鬆、麒麟鬆、大王鬆、接引鬆、探海鬆、黑虎鬆、鳳凰鬆等。特別是迎客鬆,更是名揚中外,成為中華民族熱情友好的象征。

黃山怪石,以奇取勝。有名可數的達150多處,形態各異,令人叫絕。大者如石林聳峙,石筍羅列;小者似天然盆景,玲瓏雅致。有的酷似珍禽異獸,如“金雞叫天門”“鬆鼠跳天都”“猴子望太平”;有的宛若各式人物,如“仙人下棋”“童子拜觀音”“五老上天都”;有的以曆史故事取名,如“介子背母”“蘇武牧羊”“關公擋曹”;有的因神話傳說以顯,如“達摩麵壁”“仙人曬靴”“觀音飄海”。

黃山雲海,蔚為大觀。“黃山自古雲成海”。雨後初晴,低溫高壓,穀底水汽凝成雲霧,彌漫山穀,形成雲海。峰尖浮海,猶如孤島,時隱時現,似見非見,瞬息萬變,氣象萬千。黃山雲海分為五處,在玉屏樓觀南海,清涼台處觀北海,排雲亭西側觀西海,白鵝嶺朝東觀東海,光明頂平台觀天海。雲以山為體,山以雲為衣。飛雲鋪海時,穀風引動鬆濤,如海潮呼嘯,有時澎湃之聲,不絕於耳。當日出或日落時出現的雲海,似湧金流銀,更使觀賞者驚歎不已。因此,黃山又有黃海的別稱。明代潘之恒居山數十年,晚年編纂的山誌即命名為《黃海》。清康熙帝曾給黃山題寫過匾額,曰:“黃海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