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團夥共搶劫現金23萬多元,黃金首飾價值485萬元。張君把多次打劫得來的價值數百萬元的金飾熔成小金磚,折價銷往湖南嶽陽、長沙一些金鋪。得來的贓款小部分分給同夥,大部分自己掌握。據張君交代,其贓物多數已變賣,贓款絕大多數用於購槍,少數被揮霍。
8, 出身家境與受教育程度
1970年2月6日,周克華出生於重慶市沙坪壩區井口鎮二塘村,身高1.67米。
周克華的父親是回鄉的知青,是村裏少有的文化人,在生產隊當了多年會計。上世紀60年代末,周克華的父親娶了一個離婚且育有兩個孩子的異鄉女人,她後來成為周克華的母親。周家的生活比較拮據,周克華的童年,就在這樣一個貧困的農家度過。
作為“文革”結束後第一起惡性暴力犯罪,“東北二王”—王宗 和王宗瑋這對兄弟來自沈陽一個教師家庭,兄弟二人都是姥姥帶大的。“文革”時,“保皇派”和“遼沈派”就在王氏兄弟家所在的大院裏武鬥,動刀動槍甚至埋地雷,2007年,“二王”父母回憶起當年往事,稱那正是哥倆容易學壞的年齡,有一定的曆史因素。
1966年8月5日,張君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安福鄉花林村一個貧窮農戶家中,家裏有7個兄弟姐妹,張君是最小的一個兒子,也是張家的獨苗。
張君12歲時,母親被查出患有子宮癌,病中她常念叨,想吃一碗肉丸湯,這成了張君當時最大的願望。張君攢了一個學期湊足5角錢,跑了30多裏路為她買回一點點肉,親手做了一碗肉丸湯,了卻母親心願。
嚴肅思考:
海南政法職業學院政法管理係副教授向巍在論文中指出,家庭是一個人出生後首先麵臨的具體社會環境,是個體社會化的起點。它直接而全麵地影響著人的身心發展,不良家庭因素會嚴重影響人的心理健康發展,是導致犯罪的原因。
一位少管所的幹事說:“到我們這兒來的孩子,追根溯源,促使或致使其犯罪的90%與家庭教育有關。”
如果個體沒有得到父母的細心關懷,而被忽視、拋棄,受到敵視,他們長大後就不信任別人,不信任周圍環境,尤其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感受到持續不斷的焦慮並產生神經官能症的精神防禦症狀,而且他們將用這種方式去應付他們所看到的世界。
9, 伏法方式
擅長易容、一度神出鬼沒的周克華,在2012年8月14日早上6時54分,於童家橋雙菱皮鞋廠背後的一條小巷裏,與重慶沙坪壩區巡街民警王曉渝和周縉狹路相逢,雙方展開槍戰。周先發製人,掏出槍對民警進行射擊;民警拔槍對射。周中三槍,倒地斃命。其中一顆子彈貫穿頭部。現場照片顯示,周衣著尚算齊整。
二王兄弟死狀“醜陋”。根據當年的緝捕紀實,二王南下逃到人生地不熟的江西,被迫躲藏在深山之中。在最後一刻,兄弟倆也與搜山的戰士展開了槍戰。王宗瑋先開槍,打中一名武警戰士,隨後,王宗瑋被子彈擊中,繼而被警犬拖到山下;王宗 隨後也被亂槍擊斃。
“他們長須長發,皮色灰白,二人皆胃裏空空。”其中,一人的腿上綁著公文包,內有1.3萬元人民幣。
與周和二王不同,張君是被生擒。在押赴刑場前一刻,張君“說了些人話”,他請求檢察官,將判決書寄給他的兒子,“讓他們了解他的罪孽,不怨恨政府”。他同時寄語女兒,希望她將來找個守法的男朋友。
“我輸得心服口服,我死得心服口服。”這是張君死前留下的最後14個字。
10 刑偵方式
“二王的案件發生後,我當時還是一名普通警察。為了向下麵傳遞案情,我們是一個點兒一個點兒地踩的,走了很多路。那時候通訊方式還很落後。”回憶起當年偵辦二王案,某市前公安局長,現為當地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的紀阿林說。
從上個世紀80年代二王案發,到現在抓捕周克華,紀阿林最能體會到刑偵手段的日益精進。他提到,二王當年身份的確認是通過其中一人掉落的身份證件,而周克華身份的確認是通過DNA檢測。
“而且,能抓獲周克華,還有賴於安裝的攝像頭。”紀阿林說。
不過,當記者要求他再提供一些關於警方的刑偵手段時,他以會泄密為由拒絕了。
補充一點:
鄧子濱認為,在高科技的帶動下,社會管控急劇強化。城市街區幾乎布滿了攝像頭,外來者的住宿對警察機關是透明的。這可能是周克華與張君相比很少選擇入室搶劫、行動更詭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