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結果不符生產目標,主要就是產品質量和完工時間兩方麵。
控製產品質量,通常每一家企業都設有品質控製部門。
品質控製是在包裝前的最後一個步驟,要確保所生產的貨品,在出廠之前,完全符合買家的要求。即是說,買家要什麼,品質控製部門要確保出廠的貨品就是買家所要的,在款式規格及性能要求方麵,達到買家的要求。雖然品質控製是最後一步,但實際上,每一係列的工序完成了,都要有品質控製員證實該工序生產的零件合乎規格,否則,把不合規格的零件裝配,那就徒然浪費時間和人力。
品質控製,在生產計劃中便應涉及,訂出各類工件及製成品的品質標準,這是各生產部門是否能達到個別目標的準繩。利用這個準繩,用來檢查每一個工序的生產零件以及製成品是否達到這個標準。企業沒有嚴格的品質控製,便可能讓低質量不合格的產品不斷生產出來。如導致買家拒絕收貨,那就會令整個生產的投資全部浪費。
買家拒絕收貨,道理在買家一方,這卻有可能導致生產商破產。就算買家勉強收貨,也足以導致中斷彼此之間的商業關係,再沒有交易,這對生產商也是一大打擊,而商譽不佳,也會妨礙以後的商業運作,得不到其他的買家信任。
品質控製的具體做法,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抽樣檢查,另一是逐一檢查。一般來說,零件生產是作抽樣檢驗的,而到了最後一個裝配的工序完成,可以包裝,那就需要逐一檢查,確定其性能良好。當然,不同的產品,會有不同的品質控製製度。
管理人在生產工序上的責任,就是確保生產目標和生產結果一致,至少不能讓結果和目標相距太遠,偏差要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如果沒法履行這個責任,其他便都隻是小節,即使這些小節辦到了,對於實業的投資者,也沒有什麼意義。管理人最重要就是確保生產目標和結果一致。
要嚐試新產品開發
老字號企業都會有一些招牌貨,這些招牌貨的信譽甚佳,使用者眾,很受大家歡迎。無疑,一些招牌貨隨著歲月轉變,越來越不受歡迎,需要革新,但也有一些卻長久得到消費者擁護,成為常青樹。
麥當勞是依靠簡單的漢堡包、薯條、可樂、奶茶、咖啡起家的。到現在,他們依然在銷售這些老產品。
可口可樂公司發跡的產品,就是目前全球不知有多少人在飲用的可口可樂。這是很奇怪的飲品,是醫師研究出來的傷風藥,結果卻拿了來當飲品賣,卻賣了一個滿堂紅,賣到成巨富,賣到成為跨國大企業。
中國人有使用藥油的習慣,頭暈身熱,肚痛胸悶,舟車暈浪等,都會在額頭或痛處塗點藥油,白花油經過數十年經營,從新加坡賣到香港,提起白花油,沒有一個中國人不認識,甚至用英文說“WHITE FLOWER”,也是很多外國人都認識的。
老字號企業的招牌貨,可以賣上百數十年,甚至賣足數百年,都可能依然有市場需要,但如果墨守成規,單單吃老本,代代不思進取,隻賣老字號招牌貨,而沒有開發更多產品,配合市場的需要變化和競爭,就算公司沒有退步,也不可能和時代同步並進。
李錦記蠔油真是老字號,李錦記的招牌貨,就是“舊裝蠔油”,你不得不承認,這真是極優質的蠔油,味道十分鮮美。可是,李錦記在新一代的經營下,並不安分於隻賣一種產品,後來,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打開了中美外交的門,該公司便發展出一種“熊貓蠔油”,論味道,它遠不及舊裝蠔油招牌貨那樣好,但卻迎合了西方人的口味,因此,遠銷海外。到今天,該公司還開發很多醬料產品,如四川擔擔麵醬、桂林辣椒醬、XO醬等。
麥當勞也不隻是獨沽一味的賣老牌漢堡包和薯條。該公司為了在全球的快餐店市場中占優勢,也陸續推出不同的產品,如脆薯餅、麥樂雞等,而漢堡包的種類也有若幹種,包括魚柳包、雙層巨無霸、麥香雞、豬柳漢堡包、豬柳蛋漢堡、青咖喱豬柳等等。
可口可樂公司可以一味走天涯,不過,他們也開發了其他產品,其中同樣受歡迎的,就是“雪碧”。雪碧一出,也一樣橫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