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突破,或者按照該假想提出的,人類等智慧生命被創造出來的目的是什麼?
雖然提出這個假想的是一個社會學家,沒有給出科學論斷,而且當時是第一紀元,人類對銀河係的其他文明還不是很了解,也就沒有任何支持該假想的證據與發現,但是到了第二紀元末期,隨著人類科學家在跨恒星係統宇航技術領域不斷的遭受挫敗,這個假想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注意與重視。正是如此,這份資料才保存了下來,並且由黃偉成帶到了南阿爾法星係。因為內容很簡單,所以複原這份資料的難度不是很大。當然,黃偉成還複原了其他科學家給出的評論。
大部分評論都與跨恒星係統宇航有關,而且幾乎所有科學家都認為,最後的突破就是跨恒星係統宇航技術。
看到這,楊屹才明白了玉霆軒的記憶體說的那番話的意思。
在此之前,玉霆軒的記憶體就明確告訴楊屹,包括他在內,很多科學家都認為,銀河係這樣的恒星係統其實是用來禁錮智慧文明的監獄,而各個智慧文明誕生的恒星係是牢房。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文明能夠突破牢房,獲得前往其他牢房的能力,但是要想突破監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雖然通過最直接的辦法,同樣能夠離開所在的恒星係統,但是這根本沒有意義,因為所有監獄裏麵的文明都在發展,當某個文明用上萬年、甚至上百萬年的時間到達另外一個監獄的時候,該監獄的文明已經發展壯大。為了生存與發展,其他監獄裏麵的文明肯定不會歡迎外來者。因為有上萬年、甚至上百萬年的技術差距,所以“越獄”的文明絕對不可能生存下來。
此外,玉霆軒的記憶體還提到,在逃亡的時候選擇南阿爾法星係也與此有關。
主要就是,南阿爾法星係是一個雙子伴生恒星係統中的一個,而這樣的伴生恒星係統不是很常見。就算某一個恒星係統裏麵已經誕生了強大的文明,那麼在另外一個恒星係統裏麵也未必有強大問題。簡單的說,銀河係聯盟的文明來南阿爾法星係的生存概率要比去別的恒星係統高一倍。
事實也是如此,即南阿爾法星係的土著文明都很落後,但是在北阿爾法星係裏卻有強大的矽魅聯盟。
很明顯,不管是哪個文明,隻要掌握了跨恒星係統宇航技術就能征服整個宇宙。
難道手,這就是智慧文明被創造出來的目的?
問題是,這個目的真的存在嗎?
要知道,矽魅聯盟已經存在了大約三百萬年,雖然矽魅聯盟的科技不是很發達,甚至連矽魅聯盟的存在都是偶然與意外的結果,但是在過去的幾百萬年裏,矽魅聯盟在跨恒星係統宇航技術領域根本就沒有任何收獲。就算銀河係聯盟的文明更聰明,也未必能在相同的時間內取得突破。
當然,這些其實都不是關鍵。
真正的關鍵,還是那個假想。
這就是,按照該假想,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的智慧生物都是被創造出來的,而且銀河係的智慧生物很可能是同一個創造者的傑作。雖然在創造了之後,創造者並沒有幹預各個智慧生物的進化過程,但是留下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東西,可以說是打開牢房大門的鑰匙,也就是人類在第一紀元末期的重大發現。如果沒有這個重大發現,人類就不可能飛出母星,更不可能把銀河係的各個智慧文明聯係起來。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北阿爾法星係,即當初的神皇也是在有了那個重大發現後,才把矽魅聯盟的各個種群聯係了起來,並且率領這些矽基智慧生物戰勝了強大的野生矽獸,成為了北阿爾法星係的主人。很明顯,創造者留下的那把鑰匙至關重要,決定了智慧文明能否飛出誕生的恒星係。那麼,問題是,創造者為什麼沒留下第二把鑰匙,也就是跨恒星係統的宇航技術?
如果跨恒星係統宇航技術真的存在,而且能夠被人類這樣的智慧文明發現,那麼創造者肯定知道。
顯然,創造者有什麼理由對自己創造出來的文明封鎖如此重要的技術?
在此之前,楊屹始終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在看了這篇資料之後,楊屹產生了一個讓他自己都很震驚,覺得難以置信,卻又不得不相信的念頭。
這就是,各個恒星係統都各有一個,甚至幾個創造者。
很簡單,人類等來自銀河係的智慧文明都是碳基智慧生物,而北阿爾法星係的矽魅聯盟的各個種群是矽基智慧生物。也就是說,兩者有本質上的差別,就算都有基因,也沒有多少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