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災難前夕(1 / 2)

家園星係,聯邦星。

雖然外麵的矽魅大軍已經撤走,但是沒有人覺得應該熱烈慶祝,特別是那些來自殖民星係的人員,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矽魅大軍隻是從家園星係撤走,並沒離開北四區。就算矽魅大軍會一路退回北阿爾法星係,在撤退的時候也肯定會破壞占領的所有星球,甚至是徹底摧毀。

對那些來自殖民星係的議員,還有流落到家園星係的難民來說,殖民星係才是他們的家園。別說聯邦當局不會讓他們在家園星係長期逗留,他們在這裏也沒有親朋好友,更沒有謀生的手段。如果淪陷的殖民星係遭到破壞,那麼當他們被迫離開家園星係的時候,又能去哪裏落腳呢?

問題是,現在有兵可派嗎?

就算有,該派往哪裏?

要知道,為了抵抗外麵的強敵,為了守住家園星係的外圍防線,九個戰區全都把主力部隊派了出去。在守衛外圍防線的戰鬥中,九大戰區都損失慘重,超過半數的主力軍團全軍覆沒,其他的也遭受了重創。雖然九大戰區在此之前組建了大批軍團,招募了大量官兵,但是留在家園星係內部的全是新建軍團,別說官兵的素質不怎麼樣,大部分新建軍團連三個月的基礎訓練都沒有完成,更別說實戰經驗。也正是如此,在外圍防線全部淪陷之前,沒人想過要把新建軍團派上去。

此外,九大戰區可以調動的新建軍團其實並不多,遠遠算不上充足。

雖然在進入戰時狀態之後,九大戰區拿著軍部的授權開始招募兵員,但是戰局發展得實在太快了,短短幾個月後,矽魅大軍就來到家園星係外麵。因為要補充戰鬥損失,所以大部分應征的軍人,特別是再服役的軍人被陸續送上前線。接下來,九大戰區還把最先組建的軍團派往了外圍防線。

也就是說,留在家園星係裏麵的軍團並不多。

更重要的是,很多軍團在成立之後並沒有獲得必須的武器裝備,別說重武器,很多新建軍團連輕武器都無法保證人手一把。就算有,也主要是那些封存了上千年,性能早已落後的舊武器。

別忘了,這才短短幾個月。

就算人類聯邦實行以軍事為重的基本政策,即便在和平時期也保有了大量兵力,而且為了應對隨時有可能爆發的戰爭,人類聯邦還封存了大量武器裝備,以便在戰爭爆發之後用來武裝軍隊。問題是,人類聯邦並沒有與軍事力量相當的工業實力。此外,人類聯邦也不可能在和平時期讓軍火廠全速生產。事實上,在和平時期,人類聯邦的大部分軍火廠處於半開工狀態,其中一些甚至維持在最低生產效率上,產能僅為戰時的十分之一,而且也隻是為了留住熟練的技術工人。結果就是,在戰爭爆發之後,即便聯邦當局宣布進入戰時狀態,也無法讓軍火廠立即全速運轉。按照前幾次戰爭的經驗,在進入戰時狀態之後,人類聯邦的軍火工業至少要到五年之後才能達到最大產能。如果戰事發展不利,比如因為殖民星係大量淪陷導致無法獲得足夠的資源,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中,人類聯邦的軍火工業是在燈塔星攻防戰結束後才達到最大產能。也就是說,人類聯邦用了五十年才把戰爭潛力發揮出來。

目前的情況,其實比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初期還要糟糕。

當初,人類聯邦不是北四區唯一的文明。雖然其他文明陸續被矽魅大軍攻滅,但是在肖問天率領人類軍團去燈塔星的時候,還有幾個殖民星係在人類聯邦控製之中,隨後這些殖民星係產出的資源通過玉家的秘密航線源源不斷的運回家園星係,保證了軍火生產,為前線部隊提供了大量武器裝備與丹藥物資。

現在的人類聯邦,隻有家園星係,所有殖民星係要麼淪陷,要麼失去了聯係。

對這場戰爭來說,家園星係的那點資源顯然是杯水車薪。

雖然軍部、聯邦當局與九個戰區司令部一直在給民眾打氣,特別是在矽魅大軍開始撤退之後,由軍部與聯邦當局主導發起了大規模宣傳,似乎勝利已經唾手可得,但是沒人提到最為重要的問題,即在九個戰區統轄的大約五千個新建軍團裏麵,隻有不到一千個軍團獲得足夠的武器裝備。也就是說,另外四千多個軍團因為缺少必備的武器,並不具備戰鬥力,至少沒有足夠的戰鬥力。顯然,就算人類軍團的官兵一向以英勇無畏而出名,也不可能赤手空拳戰勝強敵。

隻是,所有人都知道,現在得更敵人賽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收複丟失的殖民星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