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這一日在宮中走動,把母女三人累的夠嗆,直到晚間在太後處用了茶點才禮數完畢回府。

惠賢回到自己院中,把懷裏的帕子包的蓮子拿出來放在桌上,然後才去沐浴。

正在裏間換衣服呢,聽外間有人問,“小姐,這帕子包著的是什麼?”正是惠賢從邊疆帶回來的俾女周曉,平日裏隻她最貪嘴了,當下見到那些嬌滴滴柔嫩嫩的小蓮子,怎麼能不動心呢?

惠賢道,“蓮子啊!”

周曉道,“小姐,我吃一顆啊?”

惠賢道,“你要喜歡,全拿走吧!”

周曉喜道,“謝謝小姐。”

惠賢淡淡“嗯”了一聲,穿好衣服進到外間,正好撞見周曉苦著臉想要吐出來的模樣。便道,“不好吃嗎?”

周曉偷偷看看她臉色,見她沒笑,隻好道,“好吃。”

惠賢道,“好吃還不分給鎧兒她們。”

周曉暗暗吐舌,道,“馬上就去。”

惠賢站在窗前,聽周曉找到鎧兒她們幾個,說要給她們好吃的。一時間院子裏都鬧起來,那幾個追著周曉要打,周曉求饒道,“是小姐賞的,不怪我。”

又聽一個陌生女聲道,“哎喲,幾位姐姐哪來的蓮子呀,好大,賞我一個好不。”

那幾人笑道,“你都拿去就是了。”

又一會有人問,“你都不怕苦嗎?”

“剝去蓮心就不苦了。”那陌生女聲道。

又聽鎧兒說,“你是本地人,當然知道怎麼吃了,可憐我們幾個叫周曉害苦了。”又是一陣笑鬧。

惠賢站在窗前,心中想到,“原來要剝去蓮心。”

晚間,惠賢更衣完畢,躺在雕花木床上,鎧兒睡在外間小塌上。

盛京晝夜氣溫相差甚大,初秋的白日雖熱,夜晚卻還要著一床薄被。

進京雖不到兩日,在路上卻走了近三個月。這一路走來,隻見沿途的山川越來越雄峻,街市越來越繁華,惠賢起初還會好奇興奮,如今在她眼裏隻是一樣的繁榮盛世,一樣的異鄉悲情了。

若是不來盛京,如今正是邊疆的打獵圍場的好時日。思及此,惠賢不禁歎口氣,心中悵然,此次母親歸京,雖然有太後的極力勸導,主要原因仍舊是自己。惠賢今年十九歲,她又是正月出生,過了今年就是實打實的二十。二十歲的少女,就是胡地也少有尚未許人家的,何況早嫁的李氏王朝?

惠賢自己雖然不急,但是母親、太後、皇後哪一個不是盼著她嫁得一個如意郎君的呢?因此母親縱使百般不舍,也隻能回來盛京。

又想到盛京之中雖多有禮儀通暢、識書達理的好少年,自己也身份高貴算的上端莊有禮,不過生的平凡容貌,盛京女子引以為豪的琴棋書畫也隻略知一二,隻怕嫁去人家家中也不能有夫妻二人舉案齊眉之樂。又一想,舉案齊眉雖好,但世間一心一意的癡情男子少有,不若相敬如賓,互不相擾,如此才可無思無憂一生,得一個永世安穩。

這樣一想把心中那一股自卑自憐盡皆去了,隻想,我也沒有高要求,隻求一個賢明通達,麵目齊整的人,就是姬妾成群時也憐惜我則個,不拿府中諸事來煩我。這般也就無所求了。

又想到即使自己這樣低要求隻求安穩,母親與皇後她們卻定要尋一個人中龍鳳來與她相配,到時卻是難辦。不由得歎一口氣,卷了被子細細想著,又沒得解脫,到了後半夜也就睡去。

第二日一早到母親院中一齊用早膳,待用膳完畢,和順公主才道,“你黎雲表妹差人請你去宮中相聚。”惠賢看母親神色未有不耐,便道,“知道了,待我換身衣裳就去。”

等她換好衣裳來與母親辭別,卻見母親也換了套大紅宮裝,當下未語,靜候母親同路。

黑頂紫紗的小轎跟在母親的金碧輝煌的車鑾後,載著心思沉重的王若微進了深宮。惠賢先隨母親拜過皇後才去到黎雲宮中。

時辰尚早,黎雲寢店中卻有來的更早的人,便是黎雲的親妹妹扶婉皇女。

黎雲與扶婉先是問了些胡地風俗,橫扯一大通,這才問道惠賢是否知曉選婿一事。

惠賢自幼甚少和同齡的官宦少女接觸,因此黎雲這樣咋一問詢,到嚇她一跳,心中恍惚。

黎雲又道,“姐姐可知,皇姑姑給你選了哪個人家嗎?”

惠賢詫異,何以黎雲竟關心這種事,心中隻當她是少女情懷,隻道,“我才歸京,這事情恐怕還得緩一緩。”

她這樣一說,黎雲便知她已知選婿一事,隻是沒想到會如此緊迫。便說,“我昨日晚間去皇祖母宮裏,正聽見母親與皇祖母說到幾個世家子弟,聽說都是極好的人家。”

惠賢心中愈加糊塗了,這選婿隻事關自己,皇後也不可能叫黎雲來通知自己,她這一回相問卻是為何。轉眼卻看見扶婉坐在黎雲身後,低垂著頭,手中繳著一方蠶絲青帕,一副小兒女情態,登時明白過來,暗罵自己愚蠢。隻道自己要選婿,卻不知黎雲今年也已十七,扶婉隻比她小幾個月,兩人也是適婚的年紀,皇後太後豈有不急之理?恐怕言語之中早有透露,因此這兩人便來與自己相交,打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