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春在平凡的崗位上閃光(2 / 2)

為了使自己的服務與“公交優秀”相適應,他不斷改善服務質量,推出服務新舉措,總結出了“十個一”服務工作法,即“起步之前看一看,看到乘客等一等,髒濕座位擦一擦,老人小孩扶一扶,外地乘客問一問,提物乘客幫一幫,乘客建議聽一聽,無禮乘客忍一忍,雨天行車慢一慢,站名不清報一報”。這些舉手之勞的“小事”,體現出公交員工把乘客放在心坎上、真誠對待乘客的優質服務精神。

線路上一半的同事都是他的徒弟,每天義務檢查、維修車輛,成了他的必修課

在車隊,每天第一個到單位的人是他,最後一個離開的也是他。347路是一條小線,總共隻有十幾輛車,十幾個駕駛員中有一多半是王立誌的徒弟。作為老同誌,領導把帶學員的重擔交給了他。為了給路隊輸送合格的駕駛員,他對每個學員都是嚴格要求,糾正問題時嚴肅認真,但又不失之幽默,讓學員既有自尊,又學到了技術,做到心服口服。他在崗位上是一名駕駛員,崗位之外又是一名義務修理工,不是幫這個換油管,就是幫那個緊固皮帶……經常晚好幾個小時才回家,有了他的細心嗬護,車輛運行無故障,出勤率大大提高。

“選擇公交,奉獻青春,我無怨無悔”

參加工作十幾年,王立誌付出了很多,失去了很多,但他同時也得到了理解,贏得了尊重。他奉獻,以公交為榮;他快樂,以助人為樂;生活中他是那麼平凡,他從事的職業也是那麼平凡,但他身上體現出的是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

單班車的工作時間每天都有10幾個小時,這裏麵的辛苦和枯燥是沒有經曆過的人難以想象的,王立誌駕駛的車沒有空調,冬天車上寒冷如冰,夏天車內酷熱難耐,不要說是每天呆在車上十幾個小時,哪怕是一個小時,對於平常人來說都是一種煎熬,而王立誌卻每天都要經受十幾個小時的煎熬。當有人感歎於他的吃苦精神,王立誌淡淡地說:“這很平常啊,在公交行業大家都很辛苦,都是這麼幹的!”

王立誌每天快樂地工作,對待乘客始終滿懷熱情,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全心全意為乘客服務。常年乘坐347路車的乘客,有不少成了他的朋友,經常有老鄉在車站等著他,送上一捆自家地裏種的小蔥,幾根剛剛摘下的玉米,端午節的粽子,八月十五的月餅……東西很平常,可王立誌卻感到無比暖心,他說:“我把乘客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送回家,乘客把我當親人、當朋友,有什麼比這更讓我快樂的呢?選擇公交,奉獻青春,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