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平凡的崗位上閃光
時尚·休閑
作者:張晶
1980年出生的他,個頭不高,體態結實,不論什麼時候,臉上總會洋溢著喜悅的微笑,給人一種憨厚樸實之感。他所在的線路路況較差,駕駛的車輛也是全隊“年齡”最老的,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強度,這些都沒有改變他開朗樂觀的性格。他就是石家莊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四公司36路車隊347路線的黨員班長——王立誌。
全隊最舊的車成為衛生免檢車
347路屬於城鄉結合線路,以鄉村街道為主。山村道路狹窄,兩邊都是農田,路麵積土較多,經常是“晴天一車土,雨天一車泥”。受路況的限製,車隊隻能使用小型車輛,且都是其他線路淘汰下來的舊車。王立誌駕駛的揚子客車,到9月份就要報廢了。
為使車輛衛生達到“五淨一亮”的標準,王立誌每天出車前都會把駕駛室打掃得幹淨,把儀表板、擋風玻璃擦幹淨。每趟出車回來,他都要抽出時間搞衛生,刷門台、擦邊裙、擦內頂……。就是這樣,一輛老舊的車居然成為路隊衛生免檢車。有一次,他的車進廠做保養,一個修理工一時疏忽將刹車油散到了車內地板上,到處都沾滿了油汙。車接回來,正在休班的王立誌得知後趕到公司,用洗衣粉、拖把、抹布擦洗,把車廂裏裏外外打掃了一遍,就連地板夾縫裏的油膩也不放過。經過一個下午的忙碌,車廂內煥然一新。
村民乘客從不理解到好朋友的過程,他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
作為一名公交車長,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乘客。“善待每一位乘客”是王立誌的工作座右銘,無人售票車,駕駛員的工作範圍擴大了,除了安全行車外,還擔當起乘務員的職責。坐過王立誌車的乘客有一個共同的印象:陽光。
每天迎來送往不同的乘客,作為班長的他常常和同事們說:“對乘客要有愛心,公交企業的產品就是服務,為乘客提供溫馨的服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笑臉、一句話語、一個眼神,都有可能影響咱們公交的服務質量。所以,咱們得盡心盡力做好服務工作。”這些話說著容易做著難。
347路剛開線時,一些村民經常在車廂裏抽煙;有的村民沒帶零錢,還理直氣壯地說“不找錢就不投幣”;有的村民的孩子身高超過購票線了,卻拒不給孩子買票;有的村民攜帶大件行李,也不補票……。每遇到這種情況,他都耐心向乘客解釋,做到以理服人。
遇到下雨天,鄉村道路泥濘,路麵積水,當每次看到抱小孩的乘客或老年乘客下車不方便時,他總是抱著小孩或背著老人下車,然後趟水從路邊找來磚頭墊在水中,為乘客提供方便。在一個雨天,王立誌駕車行駛到寺家莊村口時,在站牌前麵約200米處站著一位中年婦女,懷裏抱著一個孩子,手裏還牽著一個孩子,也沒有打傘,不停地向他招手。王立誌把車停下,打開車門讓他們上了車。他對那名婦女說:“雨天出門也不打傘,小心把孩子淋病了。一會下車時把我的傘拿上吧。”中年婦女感動地說:“小夥子,你心眼真好,你是個好人。”就這樣,王立誌和乘客結下了深厚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