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是要和員工多溝通。平時多了解員工的意見,拉近彼此的差距。寧可平日多和員工麵談,而不要等到員工想離職的時候,再花時間進行離職麵談。然而,光是傾聽員工的想法還不夠,領導者必須比員工更了解員工,了解員工深藏的興趣,才能贏得人才。其實許多重要的訊息,都隱藏在日常的管理中,需要領導者與員工溝通時能多加留意,例如詢問員工最喜歡做的工作是哪一部分,最近有什麼挑戰與困難,然後主動幫助員工,找出更適合員工的工作,幫助員工做好生涯規劃。
★救災式激勵
人們在處理災難時,其速度會比想象的快兩倍;一般而言,任何人在處理震災、水災、火災等天災地變的救難時,其所發揮出來的能力都會是非常人所能想象的。公司的領導者可利用這種災難似的情況來激發員工的潛能,其主要實施要點有:
一是目標明晰。在員工心目中,欲達成的目標完全明確清楚;他們對必須完成的任務,內心沒有疑問。領導者首要認清的就是,要確立起不會令員工起疑的工作目標。
二是規章與政策。為了便於行動起見,官僚式的推拖作風必須排除,而且許多正常作業下的政策或手續也必須暫時擱置一旁;任何足以妨礙到工作執行的規章與政策都必須暫時廢除。換句話說,領導者必須認請,要使員工發揮他們的潛能,一定要給予他們較多決策的自由權,不要以一般的規章與政策來束縛他們。
三是個人責任。要讓員工知悉努力的方針,目的是在於激發起個人責任的意識,希冀他們體會到每個人的貢獻都是有意義的且是特殊的。如果領導者無法激發起員工的個人責任,他們將會喪失掉他們的熱忱。
四是緊急意識。要讓每個員工都意識到該項任務一定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絕對不能拖延;那就是說領導者要給予員工一種事情必須“現在”辦完的感覺,如此可以激起員工高昂的士氣。
五是受到注意。領導者必須能讓接受任務的員工有一種受到別人注意的感覺,使得他們覺得如此做是很有價值的,而且對別人也是有用的。
★經營地位式激勵
如果領導者本身就是公司的經營者,他為了要確保公司發展,縱然是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下,缺乏福利措施,仍然會挺著腰杆去完成任務。所以,激勵員工的訣竅中,領導者務必要使員工感覺他就是經營者本人,如此,員工才會貢獻出他全部的才能和時間。要使員工覺得自己就是經營者,必須做到以下四點措施:
一是爭取高薪的潛能。領導者必須能使員工一直維持著爭取高薪酬的動機,那就是說,即使員工目前已經獲得很高的薪酬了,領導者也必須使他們曉得,隻要他們繼續提供更高的工作績效,仍然能夠繼續獲得更高的薪酬。
二是獨立地位。小店的老板擁有絕對的獨立地位,也就是他對於何時做事,到何處做事以及如何做事具有絕對的自由;領導者如果要使員工獲得獨立的地位,就必須在公司的規章、細則和標準的範圍內,允準員工就自己的意願來決定何時做事、到何處做事以及如何做事。
三是成就感。要讓員工有經營者地位的感覺,領導者必須能讓公司的業績和成就隨時讓員工知道,如此可以使他們產生與領導者“同舟共濟”的成就感。
四是所有感。要使員工內心存在有“公司是我的業務”的感覺。領導者如果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拆除一切與員工有間隔的有形物,比如最好是和員工穿戴同樣的公司製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