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2 / 3)

別形勢一片大好的張世華不會在乎了,朱元璋先前自封國公時,又何曾在乎過明王和劉福通怎麼想。

但他們到底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了,因而為了能夠渡過這一危機,是以再輕的救命稻草也願意抓住。

所以在接下來,朱元璋也不由強行裝出一副勝券在握的歡喜模樣,目視著堂下眾人道:“諸君,一切就誠如善長之言。此番劫難,對於我軍來講不過也隻是一挫。

相信隻要我與諸君團結一致,上下一心。那麼我們戰勝楚賊,定然也是不成問題的。”

這般言罷,看著已經稍稍振奮起勇氣的一眾下屬,朱元璋便也就不由趁熱打鐵的吩咐道:“文正,接下來你便就暫領本部兵馬留守金陵。廣洋、楊憲,你們兩人便就借助文正他。

而至於善長、文忠,你們便就隨我一起領軍支援當塗。此番一戰,我倒也定要讓楚賊張世華看看,我朱元璋的手段!”

“是,臣等遵命!”

見朱元璋如此,已然被統一思想的一眾人自也沒有什麼好的了,當即便也就答應了下來。

所以接下來,朱元璋和李善長便也不由開始向眾人布置交代細節。一直到了下午,這次軍議方才正式散會。而後眾人便也就一刻不敢耽誤的下去準備去了。

……

至正十九年,七月十五。

這,到又是一年的鬼節了。不過這所謂的鬼節不同清明,到底乃是民間自發的。

因而在中華大地的影響力著實不大,除了各別地方由此習俗的百姓會在這祭祀自家先人亡靈之外,餘下地方的百姓卻還是該怎樣便怎樣。尤其是磨刀霍霍時刻準備進攻當塗的十數萬楚軍兵馬,便就更是如此了。

這不,入夜時分,當塗城外江心島,諾大的楚軍營壘之中,張世華的中軍大帳便還在議事。

“此番吳賊首領朱元璋倒是親自趕來了,顯然吳賊此番是真的被我軍給打怕了。而隻要此番一戰,我軍可以再勝一輪,想來整個江浙,便也就可算我軍囊中之物了。”

入夜,看到白日朱元璋親自領三萬援軍趕來,其後又登上城頭鼓舞士氣。故而等到了夜晚的時候,放心不下的張世華便就不由再度將麾下中將召集了起來,開始了軍議。

所以方才之言,便也就是看出來張世華對此深懷擔憂的趙子玉的安慰之言了。

不過即便聽到趙子玉這樣的安慰之言,張世華卻還是不禁擔憂非常。

畢竟這一次他要麵對的可是在原本的封建曆史上,以布衣之身,建立帝王霸業的唯二之人。

是以即便聽到趙子玉這樣的安慰之言,可張世華卻還是不敢放下心中擔憂。

“朱元璋此人非同一般,其人白手起家短短記載便就在強敵環繞之下打出一片如此之大的家業,可見此人非同一般。對上他,汝等一定要打起千分警惕,萬萬不能驕兵大意。”

縱然這樣的張世華依然不知過多少遍,可此時他卻還是不由神色嚴肅的再度道了一遍。

因而見此,帳中的一眾將佐雖是有些摸不著頭腦,卻還是趕忙點頭,應聲稱是。

“我軍現在士氣正弘,而吳軍則是士氣低迷。此番朱元璋冒險親自來此,我想除了鼓舞吳軍低迷的士氣之外,估計也是存了挫我軍以此挽回局麵的心思。

而吳軍現在兵力不如我,戰力亦不如我,想來一定不敢出城與我軍野戰,而是會出奇製勝。所以爾等在接下來,都給我將自己的本部營盤看好。現在,正式兩軍決勝的關鍵時刻,本王不希望在這個時候出現什麼差錯。

若是爾等接下來因自身失誤而使我軍受挫,平白給了吳軍那邊可乘之機,也就不要怪本王不顧及往日情分。”

“是,臣等必謹慎心,絕不大意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