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同時具備這四個條件,修士才能更好更快的得道成仙,破碎虛空,進入更高的層次。
這也是各修仙世家,門派要爭奪各種資源、靈石礦、地盤的原因,隻有擁有更多更好的資源,才能給自己增加成仙的籌碼。
而魔修在這四個條件裏,前兩個姑且不說,後兩個相比正道聯盟,卻是極其缺乏。這意味著,魔修的實力在一年又一年的困境中消磨,經過多年的發展,除非找到新的資源,否則魔修的整體實力必定相比以前,大打折扣,不複與正道聯盟相抗衡的強大。
林若將這個理由剔除掉,剩下的,她能想到的可能的原因,也都被一一否決,這讓林若一度陷入迷茫之中。
但是慕陽他們的討論,卻讓林若仿佛抓住了什麼,有什麼是她忽略掉的!她到底忽略了什麼呢?
林若不知道,但從那天開始,也跟著慕陽他們一起到學堂上課,當然,她不用再學習這些基礎知識,她隻是想要到這尋找一絲蛛絲馬跡。
為什麼她在幻境時出現的房間與這裏的學堂一致?那時候她可還沒見過這裏的學堂,根本不可能知道這裏是什麼模樣,甚至連牆上掛著的畫都一模一樣。幻境隻是根據人腦中的想象呈現出當時的環境,卻並不能自己憑空產生人類腦海中不存在的東西。這也是幻境容易迷惑人的地方,因為那些都是人類潛意識裏的東西,很容易讓人相信那是真實。
但就是幻境依靠想象,也不能出現林若根本沒見過也沒想過的東西吧!從這點看來,林若開始懷疑,也許當時她所在的幻境並不是幻境,而是鳳歧所創造出來的一個虛擬空間。隻是為什麼讓她出現在書房呢?還一直出不去,隻能困在那裏。這是不是傳達了什麼信息?林若的大腦開始高速運轉起來,隻是依然沒有更多的線索讓林若得出結論,隻能經常到學堂,希望在那個環境裏能想起來。
這樣的做法導致林若不得不每日跟著慕陽他們,混跡在一堆孩子中間,被先生教導著讀書寫字,抑或是被築基期、金丹期的修士教導煉丹和符籙的基本手法。當然,這些都隻是很少的一部分,在學堂中學習,最多的是聽築基期抑或是金丹期修士的傳道,給他們講解自己所理解的道。道,玄而又玄,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存在著!每個修士修行都有自己的道,隻有準確的找到自己的道,才能在修煉之途上走得更穩更遠。
當然,築基期、金丹期的修士也不一定找到了自己的道,之所以讓他們去傳道,不過是為了讓這些孩子能夠有所理解後,心境能得到提升,畢竟修仙不僅是實力的提升,還有心境的提升,想要修煉成功,二者缺一不可。隻有心境跟得上修為,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態,將心魔掐滅在搖籃之中,避免走火入魔的危險。
每每聽到別人對道的理解,能讓自己本身也認識到自己的理解是否有誤,又或是加深了自己對道的理解,這也是修士喜歡論道的原因。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隻有多餘旁人交流,才能發現自己的缺點與錯誤,獲得進步與成功,這是不論修煉抑或是做其他事情都必須要知道的。
這也是為何將侶放到修煉必備四項條件中,財侶法道中侶的不正是需要同修的道友,抑或是道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