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盡管之前有一名魔修死在符籙攻擊下,另外兩名魔修重傷,剩下的人還是不甘心就這樣將淩霄放走,於是便追了上去,對淩霄進行了追殺。這一追就追了半個月。因為淩霄的躲避功夫很厲害,盡管受了傷,還是在短時間滅了對方又一個修士還成功逃脫。另一邊追擊淩霄的魔修們就很心塞了,這麼多人追這麼一個受了傷的人,還被人家給反擊了不說,竟是連人家的衣角都沒抓到。這讓這群魔修麵子大失,誓要將淩霄捉住,待會去祭魔神,洗刷淩霄加注在他們身上的恥辱,讓正道聯盟受到影響。
隻是這樣的想法最終還是破滅了。淩霄本人的天賦和實力都很強,在被追殺的過程中,每天都在高壓中渡過,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在死亡的威脅下,淩霄本人的潛力被激發,竟是在這個過程中突破了。
原本劍修就能越階挑戰,如今淩霄的實力上了一個台階,更是可怕,在穩定了修為後,淩霄不再躲藏,大方的站了出來,和那群魔修正麵對上,最後以難以置信的結果收尾,將那群人全部埋葬在了那片草地裏,再也不見天日。
隻是雖然獲勝了,淩霄也受了不輕的傷,甚至因為使用秘術而損到了根基,最終在溫養了一兩百年的時間後才恢複過來。
淩霄也在那一站之後徹底聞名修仙界,從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式站穩腳跟,成為修仙界跺一跺腳也能引起震動的人物,成為那一輩人中的領頭人。正道聯盟也趁著魔修聯盟元氣大傷之際趁機攻打,這場戰鬥持續了許多年,最後以魔道聯盟的失敗告終,正道聯盟獲得了勝利,魔修們都被趕出了這塊大陸,蝸居到海洋中的島嶼上,不再踏足大陸的範圍。
從那時起,大陸上就很少出現魔修的身影,凡是有魔修出現,都會人人喊打,漸漸的,魔修的身影再也看不見。隻是大家都知道,魔修是不會消失的。正道修士和魔修就好似光明與黑暗,不能共存,卻也都不會消失。沒有永遠的光明,也沒有永遠的黑暗,單看那方更勝一籌罷了!
林若在知道這段曆史後,也曾懷疑是否是魔修在暗中蓄謀,想要滅了仙道門,畢竟淩霄應該算是魔修聯盟破滅的一個重要原因和導火索,有這樣的人在,想必魔修對他可謂恨得牙癢癢。隻是,淩霄不僅自身實力強勁,修仙界難有敵手,更是有仙道門做後盾,根本不是隨便什麼人就能搞定的。
這也意味著,想要殺了淩霄,首先就要將他的靠山推到,這樣說來,也即是要將仙道門推到。
這樣看來,好像仙道門有危機也是說得過來的。隻是林若之所以否決這個想法,是因為仙道門不僅隻是一個門派,還是正道聯盟的主力,可以說仙道門的修士占了整個大陸修士的三分之一,這龐大的數字讓仙道門的根基非常穩固,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若是連仙道門都被魔修拔除了,那其他小門小派,或是修仙世家又能得到什麼好下場呢?這個道理不用人說,大家也都懂,必然就不會對仙道門的危機坐視不管。
況且魔修早在千年前就被趕到海域中,那裏的資源相比大陸上的,少了何止一半,修士的修煉講究財侶法地!
何為財侶法地?財,即是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因為在修道的初級階段,要把心思和時間在最大程度上用來修行,修行需要資源,而資源一般存在危險的地方。危險與機遇並存,想要收獲資源,須得直麵危險。在修煉初期,修為不高的修士想要獲得資源,就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能購買強大的法器、保命的丹藥、符籙、陣盤等等,想要學習某樣技能提高生存率,也需要大量的靈石供養,如果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在修煉初期是很危險也很難有更高的成就的,即無財不足以養道。法即是教法,方法。不得法,就是盲修瞎練。這就是指修士修煉所需的功法。有一部好的功法能提高修煉效率,最大效率的開發修士的潛力,提高修煉速度。侶,即是指同修、道友。《禮記》曰:獨學而無友,必孤陋寡聞也。地則是指修道的場所,道場。不同的環境,靈氣濃鬱程度不同,對修煉的影響自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