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就醫過程中麵臨的諸多困難。調查結果顯示,25%的老人認為“外出就醫交通不便”,居住的地方離定點醫院距離很遠;21%的老人由於行動不便而“無法單獨看病”;有10%的老人認為“醫療服務機構缺乏耐心,態度差”;有12%的老人感覺目前醫療費用增長過快,“無錢看病”;還有一些老人認為在就醫過程中幾乎無困難。就醫過程中的困難將成為老人退休後最大的困難。
4.養老方式單一。目前離退休職工的養老方式還比較單一,主要以家庭養老方式為主,這種方式對於生活能自理,且與子女一起生活的離退休職工來講,能夠使他們快樂的生活。對於生活不能自理,且沒有子女,隻有老伴兩人相依為命的離退休職工來講,可能使日常生活陷入困境。
三、提高高校離退休職工生活質量的措施
1.重視高校離退休職工的精神文化建設,做到精神物質並重。在現實生活中,空巢家庭和失獨家庭在逐漸增多,老年人的心理孤獨感顯著增強。為緩解這一現狀,學校可以為老人舉辦一些集體活動,或通過設立聊天房、休息室、康複室等場所為老人提供可拓展人際交往的環境,降低他們的失落感和孤獨感。
2.改革醫療保險製度。醫療費用的上漲使得離退休職工最大的思想包袱就是怕生病,為了能夠攢錢以備日後的不時之需,他們在吃、穿、住等生活質量方麵相對比較節省。因此,急需改革現有的醫療保障製度,適當增加離退休人員的醫療費籌積比例,建立離退休人員醫療保障機製,通過改革,讓離退休職工在醫療保障方麵真正得到實惠。
3.建立困難幫扶機製。各單位要結合本地實際,針對離退休職工存在的主要問題,多方籌積資金,建立起離退休職工困難幫扶機製,在離退休幹部遇到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離退休職工解決後顧之憂。
4.建立社會養老機製。目前在一些隻有夫妻沒有子女的離退家庭裏,老人十分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這種情形下,建立社會養老機製顯得十分重要,這不僅是離退休職工管理部門應探索的問題,更應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需要高校老幹部和退休職工的管理部門,積極向社會呼籲,建立和完善社會養老機製,真正讓離退休職工們體會到“老有所養”的真諦。
參考文獻
[1]劉晶.高校退休教職工生活照料狀況及意願調查研究[J].西北人口,2004(3)
[2]朱麗華.新形勢下高校離退休工作的幾點思考[J].統計與管理,2015(1)
作者簡介
劉明慧,女,漢族,生於1995年5月,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