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娜式改製等(3 / 3)

2 抓大放小,從大到小。什麼是正確的事情?你管理範圍內的大事情才是正確的事情。什麼是大事情?你部門的大財政、大人物、大崗位、大產品、大客戶、大活動。你通常可以通過算賬來確定事情的大小。抓大放小意味著,如果你有1000萬的機會就不要理會單個10萬的生意,除非這是一個可以批量複製的事情。從大到小意味著,隻有你的1000萬的事情搞定了,你才去考慮100萬的事情。請在做一件事情前問自己:這個事情到底有多大,值多少錢?

3 抓上放下,從上到下。什麼是大事情?上層建築的事情是大事情。一個部門從上到下有最重要的方向問題(即決定做什麼、不做什麼、如何做)、組織結構的問題(如何把事情合理地分配給多人處理)、人員的問題(如何找到合適的人並且放到合適位置上)、流程的問題(如何做才有效率)、執行的問題。不想清楚上麵的事情就做下麵的事情,管理必然是無效的。方向對了,下麵的事情即使不到位,你還有機會調整。方向的問題解決了,就應該解決下一層的問題,以此類推。請在做一件事前問自己:這個事情上層的決定做了嗎,做對了嗎?

4 向上溝通,向下溝通。如何才能保證你做的是正確的事情、大事情、上麵的事情?第一是向上溝通。隻有這樣,才能保證你的方向和公司一致。你的上司比你更了解大局,更富有判斷事情大小的能力。和他們溝通是讓您不犯排序錯誤最簡單有效的做法。第二是向下溝通,自上而下的溝通。隻有這樣,你的排序才能得到理解和落實。請在做一件事之前問自己:我的上司和我想法一致嗎?

九州摘自《價值中國》

掌握自己的時間

杜拉克說:“每個管理者,都在抱怨沒有時間,或時間被別人占用,而沒有帶來真正的效益。其實管理者的時間,天然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組織。”請看一下他的時間管理方式。

1 讓下屬自己解決問題。通過類似的一些問題,讓下屬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找到定位,自己解決問題。從而節省管理者的時間。當然在這個基礎上,管理者還要做好下屬的教練。也可以繼續問一些問題,比如用“你說得很好,還有呢?”這樣的句型來啟發下屬。

當然對一些特別簡單的問題,對一些特別緊急的問題,或對一些頑固不化的下屬等,管理者也可以采用給建議,甚至直接發布命令的方式。無論如何,管理者把下屬培養起來了,管理者隻要宏觀把關就可以了,管理者用來思考的時間,就會增多,時間管理自然就形成了正循環。

2 管理者做的都是平凡事。杜拉克說:“管理好的工廠,總是單調無味,沒有任何刺激的事件,那是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危機,都早已遇見,且已將解決辦法變成例行的工作了。”

管理者不是救火隊員,大多數事情,在日常管理中,就已經做完了,企業當然沒有“激動人心”的大事,平平淡淡才是真。管理者是處理例外的,但不能事事都有例外,那樣的管理者要整天忙著救火,而不是處理真正的例外了。

3 管理者要讓下屬忙起來。杜拉克說:“精幹的組織裏,人的活動空間較大,不至於互相衝突,工作時也不用每次都向別人說明。”

如果人人的職責都交叉,甚至衝突,或一件事有兩個人負責,那麼互相扯皮和衝突將不可避免。所以杜拉克說要從根本上,杜絕浪費時間的因素,就要盡量讓員工有比較大的活動空間,這樣他才好施展才華,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溝通上。

如文摘自《跟杜拉克學管理》

五步改善政策的做法

如果你希望改變一項政策或做法,以下是達成目標的5個步驟。

1 做一名工作表現最好的員工。沒有人會聽取一位每天遲到、偷工減料的員工提出的有關工作與生活平衡方麵的問題的相關建議。你希望你的建議得到認真對待?做好你的工作。

2 看看你的部門之外是怎樣的。在一家大公司裏,不同的部門之間可能會完全不同。當然,他們都有著相同的員工手冊,但是管理者們處理事情的方式不同。在你提出新的建議之前,看看其他人都在做些什麼。如果你能證明某部門開展了某一項目,而員工們也富有生產力並且地球也並沒有停止轉動的話,你想要進行的改變就已經完成了一半了。

3 選擇一個你想要改善的項目。如果你遞給老板一份列有25項改善事項清單的話,他會在你進行到第3項之前就讓你出去。挑選一個項目,在這件事解決之後,再進行第二項。

4 願意做更多的工作。你不能隻是要求每周隻上三天班還期望能獲得批準。你必須寫一份計劃,說明成本和效益。不要省略你的計劃會造成的消極影響,否則沒有人會認真對待。

5 要有耐心。公司往往行動遲緩,所以,當需要花費一段時間才能把事情完成時,不要驚慌。你可能需要陳述兩次或三次觀點,你可能需要會見不止一個、兩個或三個不同的人。但是,要有耐心。

九州摘自《商業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