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作者:朱曉平
你有沒有因出差無法陪伴家人過周末而感到愧疚?你有沒有回家後還因為白天被客戶投訴而情緒低落……這不是老生常談,而是再現實不過的話題。
當下,人們越來越追求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既要追求事業有成,又要對家庭關係負責,這才是幸福人生的全部。去年,我們曾對通訊行業某大型國企員工開展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工作與家庭生活的不平衡,已經成為中層管理者的首要壓力源!該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的關係?這的確是一門藝術。
解鈴還須係鈴人
工作與家庭生活衝突有三種形式,情緒緊張造成的衝突是最常在不經意間發生的一種。工作上的壓力會產生疲勞、沮喪、煩躁等不良情緒,當這些情緒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很容易蔓延到我們下班後在家庭中的情緒狀態。一個因工作焦頭爛額的人回家後很難成為耐心的父母,還可能把對工作的不滿發泄到伴侶身上。同樣,在家庭中產生的情緒緊張也會影響到工作,比如:一個夫妻關係緊張的人很難全力投入工作。
管理自己的情緒有助於緩解情緒緊張造成的衝突,此外可以反思“自己的期望”對工作與家庭生活衝突帶來的影響。工作或家庭生活中的壓力可能來自老板、客戶、同事、伴侶和孩子,也可能來自我們對自己的期望。我們給自己施加多大壓力,取決於我們希望自己在工作或家庭中的角色有多大期待。正如我以前專欄中提到A型性格的人,可能一方麵長時間撲在工作上以求達到事業成功,一方麵還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完美的伴侶或父母,他們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受到工作與家庭生活的衝突。
學會角色換擋
角色行為層麵的衝突也是工作與家庭生活衝突的一種。有時候,對一種角色有效的行為,對另一種角色根本不適用。工作場合的管理者往往表現出理性、有主見、有闖勁,但家人希望他們在家時是很慈愛、有親和力、充滿感情。當管理者麵對家人時,如果擺出工作中講求效率和邏輯的行為風格,把伴侶和孩子當自己的下屬進行“耳提麵命”,顯然是行不通的。
不同的角色界定了我們是誰——自我的邊界、做什麼——行為的邊界、想些什麼——認知的邊界、感受什麼一情感的邊界、怎樣與他人交往——關係的邊界。當進入不同角色時,我們需要認清這些角色邊界,進行方方麵麵的轉換。話說,某領導幹部退休前主要從事文件批閱工作,退休後心裏空空茶飯不思,直到子女們製造出一些購買油鹽醬醋茶的“報告”讓他批閱,情緒才有所好轉。這就是退休後卷入家庭角色後“換擋”不暢的有趣案例。
可做的比想像得多
時間上的衝突是工作與家庭生活衝突中最顯而易見的一種。時間是稀缺資源,用在一種角色上的時間,通常不可能再用於另一角色。在辦公室加班到深夜,就無法回家和家人一起吃晚餐、陪孩子入睡。頻繁出差、經常加班的職場人士,用於家庭的時間最容易被工作奪走。如果是已婚、有小孩、伴侶也有工作,客觀家庭形態增加了履行家庭角色職責的時間,將更多感受到協調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壓力。
對於時間上的衝突,是不是隻能絕望地感歎“分身無術”?非也。許多公司機構越來越意識到采取一些類似彈性工作安排的政策,幫助員工平衡工作和生活,有助於員工更全心投入工作、更忠誠於組織。也許正受時間衝突困擾的你,可以申請在家辦公、調休等許多可能的平衡辦法,哪怕在組織中並沒有先例,也要敢於去嚐試。最關鍵的是,要意識到自己在處理衝突中的主動性和掌控力,沒有絕對的不可能!
責任編輯:曉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