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品牌的情感溢價一時不足以帶給消費者來體驗的理由,那麼就要在產品周邊的延伸服務上營造體驗的情境空間。在圖書行業,光合作用和台灣的誠品書屋就做了很好的示範,它們打造成了正宗的“體驗書店”。優雅的閱讀環境,強烈的書香風格。躋身人文高端品牌之時,也避開了電子商務的野蠻侵襲。
傳統渠道商,當你的經營深感被電子商務渠道壓迫時,不應抱怨,而是該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的體驗功能並沒有很好地發掘出來?隻是,新渠道在逼迫你盡快完善自己。
理順關係,渠道無所謂線上線下
現在很多人關注電子商務渠道給傳統渠道網絡帶來的矛盾和爭吵,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在電子商務風潮湧現之前,經銷商也是一直在吵架的。為廠家的優惠政策、廣告支持吵架,為串貨亂假問題吵架。隻不過在電子商務出現以後,大家一致把矛頭指向了這個“新來的”。事實上,即使沒有網絡,它們自己深層次的矛盾依然會爆發,在製約甚至摧毀品牌的成長性。
而隻要科學合理地規劃渠道結構,安排好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渠道成員之間的利益格局,網絡和實體渠道完全可以共生共榮、互相促進——例如:如果價格體係設計合理,實體店為網絡訂單就近配送,那麼網絡就可以成為實體店的銷售擴展,實體店也可以成為網絡銷售的體驗支點。蛋糕做大,皆大歡喜。
百麗旗下擁有多個品牌,線下有近8000家店麵。它現在大膽地與百度戰略合作,建立了一個新的公司,在網絡上賣百麗的產品。網絡銷售有足夠的吸引力,價格比實體店便宜,但折扣幅度不會太大,多為八折左右。線上和線下的品牌和款式有一定區隔,專賣店的最新款不會拿到網上去打折,不會對實體店形成太大衝擊。它實際上不是分流客戶而是創造了更多客戶。而且,網絡銷售平台還是一個大流量、低成本清理庫存的出口,這項功能得到實體店的歡迎。當然,能夠實現這個構想,還有賴於百麗是一個比較強勢的品牌,它在經銷商麵前有一定的話語權。不會讓好的方案在爭吵中流產。而如果是弱小品牌,就有可能發生渠道革命尚未成功,卻先把自己的命給革掉了的悲劇。
打鐵還要本身硬,任爾東南西北風!傳統產業的強勢品牌,應該考慮的是利用好自身在價值鏈中的領導地位,及時把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新興的通路資源,納入自己的渠道結構之中,做到線上線下的和諧相處,共生共榮。既擴大銷售,又發展品牌。例如:線上銷售通過傳統渠道商來配送,給他們一定的費用,讓傳統渠道商也有積極性來拉動網絡的銷售。而網絡銷售的各種線下活動,則借助終端店來進行。這樣既能夠彌補線上體驗不足的缺憾,也同時能夠拉動終端店的人氣和銷售。
網絡需要實體店的充實和豐富,傳統經銷商也需要借助現代技術升級轉型。
因此,新舊渠道之爭的本質,還是品牌自身的渠道體係設計是否科學?管控是否有力?發展是否有生機的問題。對渠道體係進行升級改造,要為電子商務“預埋管線”、“預留接口”。渠道係統隻有具備了足夠的寬容度和承載力,才能夠形成適應環境的生長空間。
責任編輯: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