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因其實用性和藝術觀賞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如今,收藏紫砂壺的人越來越多,但在收藏時應注意以下3個方麵——

從實用性出發

紫砂壺是用於泡茶的器皿,在選購時不妨先就其實用的功能加以考量。優良的實用功能是指其容積和容量的恰當,壺把是否便於端拿,壺嘴出水的順暢,讓品茗沏茶得心應手。使用上的舒適感,可以產生情感,愉悅身心,百玩不厭,讓人珍愛有加。

容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合適容量的紫砂壺。茶壺容量大小差距甚大,大者容水數升,小壺隻有一杯的容量。有的人交友廣泛,天天和朋友相聚,如果選用小壺來泡茶,那光是來回地傾茶注水便手忙腳亂,滿頭大汗了。相反,若是三兩個朋友相聚,選用大號紫砂壺就如同“牛飲”,有失風雅了。

從工藝性出發

紫砂壺的工藝性是指製作的技術水準,也是評審壺藝優劣的準則。

一把好的紫砂壺除了壺的把、鈕、蓋、肩、腹等應與壺身整體比例協調,點、線、麵的過渡轉折交待清楚與流暢,還須審視其“泥、形、款、功”四方麵的施藝水準。

“泥”:紫砂壺獨特之處在於其製作原材料紫砂泥的優越性。所以評斷一把紫砂壺的優劣,首在於其用泥的品質。雖然泥色的變化,隻給人帶來視覺感官的差異,與其使用的功能無關。但就使用的習慣而言,紫砂壺藉泡茶品茗不斷地撫摸,透過手感的舒服,則可達到愉悅心靈的效果。好的紫砂泥具有“色不豔、質不膩”的顯著特性。所以,選購紫砂壺應就紫砂泥的良莠加以考量。

“形”:指壺的形製,也就是形狀樣式。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其間蘊藏了豐富器形,彙集了曆代藝人的創作智慧和心血結晶。至於選擇何種形狀樣式的壺為佳,則因各人心理需求的不同,很難論定。不過,因紫砂壺屬於整個茶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它所追求的意境,應屬茶道所追求的“滌淨煩囂,淡泊明誌,超世脫俗”的意境。“古拙素雅”與茶道文化的意境最是融洽,所以紫砂壺的造型考量應以能表現“古拙”氣氛的為優選。

“款”:即壺的款識。紫砂壺的署款,素來非常講究。它不同於一般作品的自屬圖章戳記式的格局。因壺藝的韻致格調和書法繪畫藝術同傳,所用印款,往往出自一代金石篆刻名家之手。紫砂壺的裝飾藝術結合了中國傳統藝術“詩、書、畫、印”一體的藝術特點。所以欣賞一把紫砂壺,除講究泥料、造型及製作技藝之外,還有文學、書法、繪畫、金石諸多方麵,給每一位壺藝愛好者帶來更多美的享受。

“功”:是指壺藝的功能美,有別於實用功能的訴求點。紫砂壺的功能美主要表現在容量適度、高矮得當、口蓋嚴謹及出水流暢四個方麵。按目前人們的飲茶習慣,一般2~5人聚飲,宜采用容量350毫升為佳,無論手拿手提都隻需舉手之勞,所以人稱“一手壺”。

從藝術性出發

紫砂藝術是一種“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創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壺,除了講究形式的完美與製作技巧的精湛,還要審視紋樣的適合,裝飾的取材以及製作的手法。再說壺藝本身就是感情,所以一件較完美的作品,必須能夠抒發藝術的語言。既要方便使用,又要能夠陶冶性情,啟迪心靈,給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藝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