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提神醒腦、促進消化的作用,有益於健康。然而,如果飲茶過濃,就會傷害身體。
害處一
可誘發骨質疏鬆據流行病學家對4659名內蒙古牧民的調查,因長期喝濃茶,其骨質疏鬆程度比不飲濃茶的漢民高17%。究其原因主要是茶葉內含有較多的咖啡因,而咖啡因能促使尿鈣排泄,導致負鈣平衡,造成骨鈣流失。
害處二
易引起貧血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茶葉中的鞣酸會與三價鐵形成不溶性沉澱,影響鐵在體內的吸收,特別是餐後喝茶,會使食物中的鐵因不易吸收而排出體外。
害處三
過量飲茶會使多種營養素流失過量飲茶會增加尿量,引起鈉、鈣、鎂、鉀、維生素B等重要營養素的流失。所以,飲茶不僅不宜太濃,而且應避免喝得太多,以免產生強力利尿作用,致使營養素隨著尿液流失。
害處四
濃茶解酒傷心損腎酒精對心血管有刺激作用,濃茶同樣有興奮作用。飲酒後心跳會加快,若再大量飲茶會加重心髒負擔。此外,酒後喝茶還傷腎。因為乙醇在肝髒內分解代謝,濃茶的茶堿有利尿作用,會使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進入腎髒,對腎髒造成損害。
害處五
容易產生便秘濃茶中鞣酸的濃度比較高,鞣酸不但能與鐵質結合,還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生成一種塊狀、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導致便秘症的產生。
那麼,什麼樣的茶才算是濃茶?這個問題至今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很多時候都是靠看茶水的顏色、嚐茶水味道來評,顏色深、口味重者可算濃茶。如果一定要量化,一般來說,100毫升的水泡約 2.5 克的綠茶比較合適,如果大於這個比例較多就可算是濃茶;如果是烏龍茶,100 毫升水泡10 克茶葉也不算濃茶。
凡事有度。飲淡茶可以養生,飲濃茶則有損健康。為了延年益壽,安度晚年,望老年人飲茶棄“濃”擇“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