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每天淩晨3點多是不是就該結束“冬眠”起床啦?
“那可不行,時間太早,我還沒睡醒呢。雖然我每天晚上9點半按時睡覺,可淩晨3點多起床隻符合‘四季養生’法,不符合生活規律呀,所以就延遲一個小時。我基本每天要到早上4~5點再起床。多‘藏’的那一兩個小時就當是獎勵自己。嗬嗬。”
動跪膝法
如今,在街頭、社區,有不少進行身體鍛煉的老人,鍛煉方式也很多,如太極拳、“壩壩舞”等,還有種種球類運動。但劉祖磬卻有著自己非比尋常的鍛煉方式——“跪膝法”,而且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為什麼會將“跪膝法”作為自己的主要鍛煉方式?劉祖磬說,“很多人說日本人是靠吃贏得長壽,我覺得不全麵。你看日本人沒事常在那跪著,連談工作也基本跪著,印象中他們站著的時候好像都比較少,這是有道理的。
老年人的毛病多是‘上實下虛’的原因,也就是氣血不足,氣血下不到腳。有句俗話叫做‘人老先老腳’。一棵大樹,隻要樹根不壞,樹就不會枯萎,如果我們腳上氣血充足,全身血流正常,毛病就不易靠身。所以古人有每日搓腳心百次的養生法;還有赤腳走路,這些都對防止衰老有很好的效果。
跪膝法引血下行,見效更快。跪著時先將氣血引到膝蓋,膝蓋氣血充足,離腳底也就不遠了。在一個不太軟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著行走,氣血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向下肢。有了新鮮血液的供養,身體的寒氣可散,積液可消,腫痛可化。”
於是,隻要是允許跪的場合,劉祖磬都以跪代坐,平均下來每天基本要跪10來個鍾頭。這可真不像個70多歲的老人能做到的事,記者從心底感到佩服。
劉祖磬認為,現在心腦血管病患者那麼多,和他們經常坐著不運動是有關係的。所以應該提倡要少坐,平時做事應該跪著或站著才好。
“跟你說,跪著還能減肥呢!”
“減肥?”
“嗯,以前我還有個‘將軍肚’,自從堅持跪膝法後,大肚子都不見了。你看,現在我多苗條!”老人拍拍肚子向記者展示“減肥成果”,可愛極了!
樂創造與奉獻
大多數人退休後都在家帶兒孫,盡享天倫之樂,但劉祖磬退休這些年一直沒歇著,作為一名從科研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幹部,他經常應不同單位邀請做免費演講,向大眾傳播養生之道,受到群眾的高度評價。
劉祖磬還常獨自一人到民間收集資料,十餘年的付出彙集成了20餘萬字的《古今中外民間特效病例秘方》,均為患者實例及經過檢驗的有效方法,通俗易懂,易學易會,目前正在聯係出版。
劉祖磬說:“我不想通過這些東西來掙錢。隻要能造福大家,分文不取我都樂意。”
是什麼原因讓劉祖磬在退休後還如此“折騰”呢?
劉祖磬說,他這樣做是要給自己創造一個愉快的精神環境。“因為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